这种两极分化、平衡能力的缺失正是当下国内电影市场的短板
随着《速度与激情7》《左耳》《何以笙箫默》《闯入者》《念念》等影片在今年五一档的热映,商业片和文艺片一边是火焰一边是海水的景象再次凸显。在这场富于戏剧性的票房之争中,国产片集体被《速7》碾压,而两部文艺范儿的影片《闯入者》《念念》又整体被几部华语商业电影碾压。《闯入者》导演王小帅甚至发出“致我的观众”的悲情告白。
如今的电影市场颇有点像球迷看球,底下观众的热议甚至比台上的演出更精彩。在庞大的观众及影评人中,幸灾乐祸的有之,拍手称快的有之,恼怒谴责的有之。但在我看来,这一现象之所以引起关注和热议,是因为不少有品质的电影在当下无法赢得市场,更得不到观众的认可和尊重。这令一些致力于将电影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作为至上追求的导演们想不通,他们不甘心被活跃在电影领域的那些没文化的土豪们击败,更不愿国产电影的这片“红海”被一帮靠“一锤子买卖”发家的投机者侵占,所以一而再再而三地抛出一些在观众看来略显寂寞的“高冷”之作,以表明他们对当下的观众和商业院线还抱有希望、存有信心。
但市场总是无情的,小众的文艺电影总是难以与更为大众的商业电影抗衡。对此有人直言:那些商业影院根本就不是艺术电影去的地方;艺术电影又追求艺术、又要获奖还要赚到钱,哪有样样都想占的?检验电影成功的标准不是赚到钱;没赚到钱不意味着失败等等。这些言论之外的潜台词是,声誉、艺术、赚钱只能选一样,想要艺术就别想着赚钱,想赚钱就别想艺术。这似乎正印证了当下电影市场的诡异逻辑:有视觉的没心灵,有心灵的没票房,没口碑的能赚钱,获过奖的市场不待见,有价值的卖不上价钱。
电影终归是关乎人性心灵的精神艺术产品,不管是哪一种电影,只要叫电影,就不能剥离其人文价值和艺术本质而存在。但当前,国内的电影市场常常走极端。一些以商业为名头的电影往往营销大于内容、话题大于艺术,电影人拍部电影甚至像记者一样忙着找新闻“话题”,找到的结果竟是:话题人物+好档期=圈钱。相对于这些“在商言商”的电影而言,一些以艺术为主导的电影又走入了另一个极端,成了拖沓、晦涩、矫情的代名词,波澜不惊的故事、缓慢低回的情节、无病呻吟的叙事往往考验着观众的专注力和忍耐力,如果不“睡饱了”来看,眼皮子还真得打架不可。
这种两极分化、平衡能力的缺失正是当下国内电影市场的短板。目前我们的电影人始终在艺术和商业之间进行无休止的拔河,有的电影过于娱乐化、商业化,有的又太过“文艺”,传播力不足。尽管电影市场要多样化、多类型、多品种才能实现文化平衡,但如果商业类电影只满足特效视觉,娱乐类电影只负责感官娱乐,其他能带给观众感动和回味的都交给艺术电影去完成,那我们的电影文化也未免过于单一和干瘪了。
电影确实会有商业和艺术之分,但相信恰当地取长补短,会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像华人导演李安拍摄的电影《喜宴》《饮食男女》《卧虎藏龙》《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等,既在艺术上获得世界肯定,又在商业上取得了成功。不论怎样,电影的艺术性和商业性是互相缠绕、不可分割的,所谓的“商业”和“技术”,最终都是通过“艺术”来体现的。希望在以后的日子里,电影院可以多一些“李安”供我们挑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