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佛山市丹灶镇建起资源交易平台——
村民明白了 干部清白了
本报记者 张建军

暖阳高照,碧水蓝天,一片片花木园林里百花争艳,一方方鱼塘里肥鱼乱跳……这是《经济日报》记者近日在佛山市南海区丹灶镇西联社区看到的景象。

“我们西联社区共有3071亩农田,现在差不多一半种花卉,一半是鱼塘。而且基本上都由广西、福建等地的外来务农人员承包经营,村民要么打工、要么经商。”西联社区党委书记、社区居委会主任徐灶荣介绍说。

“以往,这3000多亩田地把我这个村干部搞得焦头烂额,常因出租给谁、租金多少等问题引起麻烦。群众总有一种怀疑,不放心,干部也总说不清。”徐灶荣介绍说,现在好了,丹灶镇在全市率先建立了农村集体资源公共交易中心,村里所有的资产转让、租赁都在那里公开挂牌。别看挂牌这一小小的改革,效果可大不一样,“老百姓明白了、放心了,我们村干部也清白了、好当了。”

50多岁的徐灶荣在村里当了20多年干部,2013年成为村党委书记兼居委会主任。“我做干部时间长,感受最深。”徐灶荣娓娓道来,“拿出租集体土地来说吧,以往只在村里贴张告示或是口头说一下,这个范围就很有限,租来租去还是原来的那么一小部分人,这样就没有人来竞争,就没有活力,价格也一直上不去。现在一挂牌,又在区里的公共网站上公布,外来争租的人可多了,一下子激活了市场。以前出租鱼塘每亩800多元,2013年挂牌后能租到1800多元一亩。这样一来,村集体收入增加了,村民的分红也增加了,老百姓都很高兴地说,‘还是集中挂牌好!这个平台建得好!’”

丹灶镇镇委委员、纪委书记陈顺景告诉记者,基于全镇农村集体资产总量大、管理难度大的现状,近几年镇里下决心从资产交易环节入手,并陆续配套了一系列改革,比如,集体经济收益监管中心等4大农村集体经济改革平台,使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变化情况收益情况等都能了如指掌,从而将农村集体资产摆在了阳光下,有效地堵住了漏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