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东省商河县:
经济“飘红” 生态“添绿”
本报记者 管 斌 通讯员 赵 凯

柳叶翠绿、红花竞开,沿着滨河路一路向南,商中河生态景观工程已全面铺开,十几公里的临水园林美景让出外踏青的人们如游画中,亲水平台、临水栈道、生态湿地、景观廊桥……目光所及皆是一片春意盎然。2010年商中河生态景观整治工程成为县城标志性的景观带,这只是生态提升给商河带来巨大变化的一个缩影。

2007年全面启动国家级生态县创建,2012年5月通过了省级生态县验收,2014年5月正式获得省级生态县命名,2012年全县12个乡镇(街道)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命名,2014年6月12个乡镇街道全部获得国家级生态乡镇命名……在绿色跑道上全力冲刺的商河,距离国家级生态县这一梦想正越来越近。

围绕“温泉生态之城、休闲健身之都、鼓子秧歌之乡”的城市定位,商河坚持以生态项目助推城市功能形象全面提升,2007年以来,全县环境保护投资总额超过40亿元。县城市污水处理厂、开发区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热源厂等重大基础设施先后建成投入使用。同时,采取“以城带乡”、“人工湿地”和“一体化简易污水处理站”3种处理方式,全县12个乡镇政府驻地污水处理设施实现了全覆盖。

“出门就是公园,推窗可望绿地。”在城区以道路、河道为主线,以广场、庭院、小区为基点,大力实施城区绿化美化。截至2014年底,城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4.07平方米,城市生态环境得到了切实改善。

穿行于树荫中乡间道路,行走在农村的大街小巷,处处都是干净整洁、绿色环保的生态新景,让初来商河的人们重新定义了农村这一概念,彻底丢掉对农村环境“脏乱差”的固有印象。

农村环保工作是创建生态县的重点和难点,近年来,商河通过实施城乡环卫一体化建设、推广秸秆处理技术、加大城镇基础设施建设等方式,进一步推进了生态文明村建设。早在2012年1月,商河就正式通过城乡环卫一体化工作达标验收,率先在全市建成了“户集、村收、镇运、县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体系。

要经济指标“飘红”,更要生态环境“添绿”,商河近年来严格落实节能降耗目标责任,对污染源排放重点企业高标准监控管理,进一步淘汰落后产能,全力推行生态绿色经济,以最严格的标准保护碧水蓝天,建设生态商河。

在环境监管中,商河环保强调做好“加减法”,一方面,严厉打击违法超量排污行为,进一步提高高耗能项目的准入条件,同时大力淘汰落后产能,近年来全县共取缔土(小)企业90余家,有效保护了商河的生态环境;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绿色经济,商河借助独特的温泉优势,积极打造温泉生态旅游业,大力发展优质高效生态农业,先后高标准建设了济南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畜牧科技示范园、乡村绿洲等农业示范园区,充分发挥其引领现代农业发展的作用,积极发展特色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和旅游观光农业,大力打造“绿色食品”、“无公害蔬菜”、“健康肉食”等生态品牌。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