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绿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司如何“绿”起来
孙潜彤

现在“绿公司”、“绿产业”很时髦,其实这个“绿”字可以不单单从生态意义上去理解。

商业大咖们碰撞出许多火花。日前在沈阳举行的中国绿公司年会,王健林和马云就来了一次面对面问答。王健林说,要勇敢地拥抱互联网。马云说,坦克装上翅膀未必成飞机。结论是什么?互联网经济把虚拟经济和实体经济联合在一起,是“绿公司”的王道。

拥抱互联网是一种“绿”。比如消费者开车去购物,又拥堵又难找车位;网购可以省下多少汽油、减少多少尾气排放啊。想出去吃饭,事先在网上一搜,就知道哪里有物廉价美的地道美食、有没有停车位,甚至可以预订好车位。定位准确、节省时间精力也是“绿生活”的一种。

实体店如果不改变自己,抱着抵触情绪,那就变不了“绿”,被时代抛弃。那就不是变不变“绿”的问题,而是啥时候“黄”的问题。有的企业家干脆说,拒绝互联网的企业就应该卖掉。此话未免偏激,互联网才几十岁,老字号企业有几百岁的。总之,消除商业模式变革带来的紧张,摒弃消极防御和抵制,转而积极融合应对,大家共同开拓、创造未来,才是“绿”之道。

有企业家感慨,温和、正向的渴望也是一种“绿”。很多企业家渴望把企业干好,渴望赚越多的钱,至于钱是从正道来的或是怎么来的,就不管了。等到企业走偏了、人进去了,才醒悟过来:只有“绿公司”才具可持续性。谁能想象中国的企业家如果拥有了一家市值两千亿美元的公司,还能像扎克伯格那样住在小房子里、跟女朋友做饭、开着小破车吗?绿色是最不炫目却最养眼的人生颜色,真正绿色的生活态度就应该是自然的,奢靡、炫富肯定不是“绿”。什么是“绿”?先把自己立住了,再长起来。有志向做正确的事、有定力走正确的路,最后把浑身的叶绿素迎向太阳,进行光合作用,逐渐散发为社会做事的正能量。

今年绿公司年会的主题是“创变”,创新、变革才能“绿”,靠智慧增长才最“绿”。比如智能制造将带动生产方式改变,而驱动这场重大变革的动力源是智能技术,包括搭载智能技术推广的“互联网+”平台,使更多公司变绿、产业变绿成为可能。因为智能技术是“零污染、零排放”,它的产出对社会的贡献是和谐的、自然的。这是不可逆的绿方向。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