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歌曲《松花江上》
唱出国难乡愁
□ 姜天骄

美丽的松花江,浩浩瀚瀚的江水川流不息地流淌,江畔山岭重叠,森林密布,还有一望无边的稻田,无论春夏秋冬,都是一片旖旎风光。

心中的松花江总是与一首歌曲平行出现在记忆里:“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每次唱这首歌,仿佛歌声到了这里就应该戛然而止了,人们情愿只记住歌声中美好的那一部分,而把不美好的记忆自动屏蔽。可是多少年过去了,歌声里的愁怨还是像悬在心中的结,你碰或者不碰,它就在那里。

很多音乐学者也愿意把这首歌分成两个部分,一半是乡愁,一半是国难。一半是伤痕累累的家乡,一半是并肩作战的同胞。一半是迫不得已的流浪,一半是奋不顾身的反抗。

重听历史的乐章,1931年9月18日这个不和谐的音符就像警钟一样震动着中华民族的每一个同胞:1931年9月18日深夜,日本关东军自行炸毁沈阳北郊柳条湖附近的一段铁轨,反诬中国军队破坏铁路,以此为借口突然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和沈阳城,从此开始了疯狂侵华战争。东三省上百万平方公里大好河山,在短短4个多月里全部沦丧,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中华民族到了最危急的时刻!

面对日本关东军的猖狂挑衅,国民政府消极对待,致使东北军官兵被迫流亡关内,悲苦和怨愤在心头交织。几十万东北军和人民流亡的惨景深深触动了一位叫张寒晖的人。当时正在西安省立二中(今陕西师大附中前身)执教的他以北方女人失去亲人在坟头的哭诉声为音乐素材,写成了《松花江上》的曲调,如泣如诉的歌词涌向笔端。

“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流浪,流浪。”歌声中满是山河沦陷的痛楚,更饱含亿万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试唱这首歌时,张寒晖忍不住泪流满面,当他唱道:“爹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在一堂”,旁边的学生和流浪难民也抱在一起恸哭,不能自已。

1936年11月,中国抗战史上一首经典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这首歌曲最初由张寒晖在西安二中学生中教唱,当时正值纪念“一二·九”学生运动一周年,西安二中的同学们在游行队伍中唱起了这首歌,立即震动了西安古城。随后由东北军政治部宣传队印成卡片分发到各军各师,又经中共地下党转给北平学联歌咏队。作曲家刘雪庵将自己谱写的《离家》、《上前线》与《松花江上》题为“流亡三部曲”,在上海《战地周刊》发表。此后,悲愤激越的《松花江上》迅速传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那血泪凝成的旋律强烈地感染着爱国的中华儿女,无数热血男儿高唱着这支血泪悲歌扛枪奔赴抗日前线。

周恩来总理曾问一位东北战士:“为什么一唱‘九一八,九一八’,东北人就流泪呢?”那位战士腼腆地回答道:“想家呗!”周恩来笑着说:“想家?那我建议领导让你回家看看,好不好?”战士答道:“不赶走鬼子,誓不回家!”周恩来亲切地拍着那位战士的肩膀道:“那么,这支歌,唱出了你们的心愿,你们不愿做亡国奴,要求抗日、收复失地、统一祖国!”

歌声里的松花江美得让人心痛,在这种声泪俱下的悲痛中,蕴藏了一个民族反抗斗争的力量。著名画家、音乐家丰子恺先生说,抗战歌曲之所以这样深入人心,很重要的一点在于它产生在中华民族国难当头的危急时刻,它唱出了当时所有中国人共同的心声——抗日救国,成为当时广大中国人民投身抗战的有力“武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