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市民不高兴,赛事难顺心
□ 郑 杨

国际赛事不只是为冠军而办,群众能热热闹闹地参与,把运动理念普及开来才最关键

5月10日,第十四届苏迪曼杯世界羽毛球混合团体锦标赛开赛,这一与汤姆斯杯、尤伯杯齐名的世界羽毛球顶级赛事,此次举办地不在英国、丹麦,不在北京、广州,而首次落在了地级市东莞。目睹苏迪曼杯带来的全城沸腾,着实令人惊讶:仅赛前一项迎苏迪曼杯长跑活动,就吸引了逾万人参加,白发老人、社区妇女齐上阵,将一场“奔跑吧,市民”演绎得激情洋溢;而在虚拟微信世界,一款专为苏迪曼杯设计的“羽球大战”游戏,上线10天便创造312万点击量。

身处狂欢之中,笔者不免想到一个严肃的话题:一座城市,究竟为何要费尽心力揽办国际赛事?

近年来,竞相承办国际赛事已成为一股全国范围内的热潮,北上广深等大城市自不必说,类似东莞、佛山、柳州等越来越多的二线城市,也都如愿以偿成为重大国际赛事的承办者。站在政府的角度,这种热切很可理解,那就是要“扬城市美名”,进而促城市发展。世界上一些经常举办国际赛事的城市,自然而然就被认可为“国际化城市”,实现“华丽转身”,这类例子并不鲜见。如巴塞罗那以1992年那场奥运会为契机,接连举办世界游泳锦标赛、世界曲棍球锦标赛等赛事,成功从工业化的港口城市转型为服务型的美丽海滨城市。

虽然前景令人浮想,但事实是,不少城市在申办国际赛事时存在明显的盲目性,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却并未达到预期效果,乃至出现“反效果”——华而不实的赛事场馆、频繁的交通限行、针对“高危人群”的过度安保,以致被市民诟病“劳民伤财”。

该不该申办某项国际赛事?城市主政者心中应该有一杆秤,那就是城市的主人——市民们是否欢迎、是否受益。事实上,许多国际赛事在选择主办城市时,也都是以此为考量的。世界羽协主席拉尔森在谈到为何选择东莞时,便直言“不是因为经济,而是因为这座城市的羽毛球氛围”。东莞拥有50万羽毛球热爱者、1500多片羽毛球场地、每年600多次赛事,这些都深深吸引了前来考察的拉尔森。

如何才能办好国际赛事,使其真正为城市形象加分?青岛、东莞等城市的经验值得参考。首先是在赛事的选择上,一开始便要考虑该赛事与城市体育精神的“兼容性”,包括群众认知度、职业化水平、广泛开展该项运动的条件等。如青岛利用国内一流的帆船运动场地和群众基础,成功举办了青岛国际帆船周、国际极限帆船系列赛、国际帆联世界杯等重大赛事,使帆船成了亮丽的城市名片。

其次是在赛事举办过程中,要尽力提升市民的参与度。但我们常常看到一些相反的情形,一些城市对所谓“国际形象”过度紧张,草木皆兵,不是想方设法让群众融入,而是设置种种门槛“严防死守”。我们高兴地看到,此次东莞举办苏迪曼杯不仅对市民、而且对600万打工者敞开了胸怀,赛前东莞陆续开展了多达34场文体推广活动,均不限户籍鼓励大家参与,增强了市民对举办国际赛事的自豪感,更增强了外来务工者对城市的归属感。

最后,想单凭一次国际赛事打造“城市名片”,未免天真,功夫不能只在赛时,更要通过长期努力,建立起推广、提升运动水平的长效机制。东莞为了提升羽毛球竞技水平,不仅争取到了国家羽毛球队训练基地、李永波羽毛球学校这样的高端资源落户,而且每年在各个社区开展羽毛球义务培训,鼓励群众免费参加,至今已培训超过1.3万人次。

“苏迪曼杯不是冠军的问题,体育不是专业的问题,青春不是年龄的问题。”白岩松在参加此次迎苏迪曼杯长跑时的一番感慨,当令城市管理者们深思。国际赛事不只是为冠军而办,就像体育运动不是运动员的专利,群众能热热闹闹地参与,把运动理念普及开来才最关键。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