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广角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5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创业创新活力竞相迸发
本报记者 张小影 赵 晶 翟天雪 李树贵 牛 瑾 李治国 李景录 通讯员 马九思摄影报道
深圳南山智园为创客搭建平台,免费提供办公场所,并为对接产学研链条、寻找创投资金提供便利。年轻的创客们在这里尽情释放想象力,全情投入创新创业。
上海安翰医疗技术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在展示胶囊内镜机器人。这是世界上第一个主动控制胶囊内镜机器人系统技术,包含40多项专利,是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重大突破。
北京交通大学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研制开发了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仿真平台。校研合作模式在该校创新研究课题、创新人才培养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
4月30日,“太火鸟”工作人员在展示智能机器人。作为智能硬件孵化平台,“太火鸟”致力于推动中国创新设计品牌孵化和产品交易,目前该平台活跃着30万名创意者。
参观者在上海观看中国首架氢燃料电池无人机“飞跃一号”。无人机的研发、制造、应用是衡量一个国家科技创新和高端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4月30日,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北京利亚德光电股份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正在监控设备运行。依靠持续不断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该公司系列产品在国际高端市场深受欢迎。
4月30日,北京市顺义区临空经济核心区华大基因有限公司,技术员正在做实验。该公司已形成科学、技术、产业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
4月30日,北京极地国际创新中心,Divercity团队成员在“每日例会”上交流。具有同样的创业激情,5名“90后”大学生于去年底组成了创业团队,他们研发的语言社交软件即将上线。
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成立的“创客空间”工作坊,创业导师在进行现场指导。该校目前每年拿出500万元经费用于专项支持学生创新和创业。
5月1日,河北保定市泰华机械制造有限公司员工正在安装调试设备。该公司坚持科技创新发展,取得了“悬挂式模振振动技术”、“储料仓斗门自动开闭系统”等6项国家专利。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在全国各地涌动。去年,全国科技企业孵化器数量超过1600家,在孵企业8万余家,就业人数175万;国家高新区115家,园区注册企业超过50万家,仅中关村新增科技企业1.3万家;全国创业投资机构1000余家,资本总量超过3500亿元;全国近30万项技术成果通过技术市场转移转化,全年技术合同成交额8577亿元。在此背景下,以信息网络技术为支撑的“创客”更是雨后春笋般迅速成长。一大批热衷于创意、设计、网络的年轻人,紧跟“互联网+”的潮流,用自己的“桌面工厂”生产出一大批接地气、有市场的新型产品,颠覆着传统制造和消费模式,以及产业布局和投融资方式。目前,在全国大中城市,各具特色的创业中心、创客空间纷纷建立,如北京已形成亚洲规模最大的“创客空间”,深圳的华强北被称为“创客圣地”。

对一个人来说,创新创业可以改变命运;对全社会来说,创新创业可以成就梦想。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放开手脚,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就一定能激发出全民创新创业的动力与活力。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