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国防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5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某防空旅探索军民融合式装备维修保障——
深度融合 双轮驱动
本报记者 姜天骄 通讯员 侯国荣 相双喜

随着一批批高科技信息化装备列装部队,军民融合式发展成为我军未来装备维修保障的必然选择。近年来,第21集团军某防空旅以装备更新换代为契机,建成军地共育技术人才基地、开发装备维修保障数据库、聘请科研院所专家开设装备维修理论和技术讲堂……一项项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新举措,打破了以往维修保障自成体系、自我封闭的格局,促进军民融合发展在部队基层落地生根。

大批新装备列装之初,鸟枪换炮的喜悦很快就被“鼓捣坏了怎么办”的担忧取代。那些老班长手把手、口对口带出来的装备维修能手,面对满是键盘屏幕的信息化装备,一个个大眼瞪小眼。

“维修保障问题不解决,新装备快速形成战斗力就是一句空话。”党委会上,必须借助军地院校、科研院所、生产厂家的技术和智库资源,培养新装备维修保障人才,成为大家的共识。

短短3年,该旅依托防空兵指挥学院、兰州理工大学、西安工业大学等军地院校和科研院所,培养出4类28个专业300余名维修骨干,有47人取得博士和硕士学位,6项军地共同形成的研究成果被推广。由保障部工程师袁涛领衔与地方科研院所专家共同开发的“新装备维修保障一体化数据库”,通过文字、图片和视频标准数据,实现了新装备维修保养从操作使用到维修保养全部数据的查询、修改和添加功能。

前不久,上士李则在保养导弹发射车时,发射架无法正常竖起。他点开数据库,输入故障现象查询,瞬间,屏幕上以文字、声音、图像,精确实时地显示出如何维修的整个过程。他按照操作步骤,很快完成了维修,同时将自己的维修体会录入系统。

“这个数据库投入使用后,不仅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能,更打造了装备维修保障的升级版。”保障部长刘亚国说。

在“融”上做文章,在“深”上下功夫。该旅与新装备生产厂家和军地科研院所建立起深度融合协作机制,做到疑难问题随提随解决,革新成果实时互惠共享,军地转型发展“对表”规划。被该旅聘请为技术指导的某研究所工程师徐永智告诉记者,看着官兵们虚心学习、刻苦钻研的劲头,每一位厂家和科研院所的技术人员在维修保障中,都将自己多年摸索总结的看家本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官兵。

某新型武器列装不久,一场基于信息系统实兵对抗演练在贺兰山下打响。“红军”防空群指挥车内,荧屏闪烁,键盘“嗒嗒”。敌方各类信息数据汇集到“中军帐”。激战正酣,突然,某新型武器系统指挥车的大屏上黑点频闪,指挥系统顿时陷入瘫痪……

部队助理工程师姬增龙手提工具箱,快步跑向“中军帐”。打开信息处理器后盖,取出中央处理器芯片,将两根头发丝细的光纤线接到一起,按下复位键……一系列动作干脆利落,有条不紊。2分钟后,指挥通信系统起死回生。

“要想打得赢,借助地方维修保障资源只是手段,不是目的。还是要练强内功,做强自己。”政委郭永辉说。

近年来,为了提高维修骨干战场抢修能力,防空旅挑选一批信息素养较高的官兵担任“信息采集员”,强化战场数据采集、分析,利用自主研发的作战保障信息数据自动采集系统,实现了信息数据库不断更新。运用这套系统,仅在去年的高原使命课题训练期间,就采集了8类569条战场维修保障数据。

去年9月,在海拔4300米的高原寒区演习中,出现5次故障,官兵们都能第一时间准确快速排除。跟随保障的生产厂家领导感叹地说,“防空旅官兵的装备维护保障能力水平,真让人刮目相看”。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