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中国故事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湖北襄阳熊军武建立“隆中轩”集报馆——
在报纸中见证时代变迁
本报记者 姜天骄

今年44岁的熊军武,是湖北省襄阳市米公城管中队的一名队员。他唯一的爱好是收集报纸。《京报》、《申报》等这些中国新闻史上的“名角儿”,很多专修新闻学的人士,也只在书本中读过,而在熊军武的“隆中轩”集报馆里都可以看到。

上世纪80年代,像很多胸怀军旅梦想的年轻人一样,熊军武投身军营。在那里,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锻炼。与他一同成长的,还有从小就埋在心中的看书、读报、写作的爱好。1986年,当他写的第一篇新闻通稿变成真实的铅字时,他与报纸的缘分也由此开启——从收藏报样开始,逐渐扩大范围,各种类型、多个年代、具有历史意义的报纸都成为他收藏的对象。

如今,在熊军武的收藏馆中,藏有全国各地的党报、晚报、试创号、终刊号、号外版、国庆号等3000余种、5万余份。其中,有出版于1880年、版长30厘米、宽26.9厘米的连体型《申报》;有出版于清朝光绪三十二年的《京报》;有1999年发行的丝绸版的1949年10月1日《人民日报》……这些报纸,有的是他淘来的,有的是通过网络向全国各地的报友购买的,还有的是从废品回收站中“扒拉”回来的。

熊军武收藏报纸不仅仅限于收藏本身,学习和研究也成为收藏之外更重要的乐趣。他研究报纸的用稿风格,将自己的文字、摄影作品等向相关报纸投稿。

在熊军武的家中,记者看到了一本厚厚的集报册,上面贴满了近年来熊军武在各类报刊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没有详细统计过,最多的时候一年能发表近200篇。”

熊军武与妻子丁春玲因同样的爱好走到一起。2013年,襄阳市总工会与相关部门联合在全市职工中开展“我的打工故事”征文比赛,丁春玲的《梦圆南方的日子》与熊军武的《今生有缘》分别获二、三等奖。“去领奖的时候,人家都不知道我们是两口子。”说起这段“并肩作战”的故事,丁春玲笑靥如花。

对于自己的收藏馆,他有着一个美好的愿景:“等我再收藏多些的时候,想成立一个正规的报纸收藏馆,空闲时还可以向市民免费开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