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的经济面临着不小的困难,新的经济引擎尚在蓄势,传统动力则有待转型升级。在这样的关键时期,货币政策要在力度、时机上更加精准,才能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有效的支持,充分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此次央行再次在全面降准基础上辅以定向降准,正是体现了这样的思路。
货币政策要在力度上更加精准,才能为实体经济提供合理的融资环境。今年一季度,企业融资成本为6.83%,同比、环比均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均在50个基点以内,不能算大。如果考虑到PPI下行等价格因素,以及5%左右的平均利润水平,企业面临的实际融资成本依然相对较高。也就是说,实体经济依然面临相对偏紧的流动性环境。
而转型升级更加需要相对充裕的流动性环境。一方面,创业、创新在初期往往很难获市场认可,急需融资以发展壮大;另一方面,传统“动力源”的转型,也需要适度的金融支持。此时降准,能够增加银行的可贷资金,提升货币乘数,有利于巩固去年底以来降息降准的成果,推动贷款利率和整个社会融资成本进一步下行。
需要指出的是,此次降准,并未改变稳健的总基调。稳健不是无所作为,更不是紧缩,而是要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适度调整。当前,企业融资成本相对较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外汇占款减少导致的基础货币缺口依然存在。据测算,在经过前期降准、MLF等操作之后,若要保持12%左右的M2增速,今年仍有约1.1万亿元的基础货币缺口。此次全面降准并辅以定向降准,在力度上对此实现了精准对冲。
此次降准可谓正当其时,也为存款保险制度、解决地方债置换问题等一系列金融改革提供帮助。今年大约有1.8万亿元地方政府债务到期,财政部也推出了1万亿元的债务置换计划。地方债置换的顺利推进,迫切需要适宜的流动性环境相配合。今年二季度,将有大量地方债务到期。此时降准,可以及时为银行提供长期资金,提高银行增配地方债的可能,并保持流动性适度充裕,带动长端利率下行,压低债务置换的收益率,这都将有利于加快地方债置换的进程。
在当前阶段,经济形势错综复杂、不可低估,货币政策须根据实体经济发展需要,进行更到位、更及时的调整,才能提供松紧适度的环境,提振公众信心和稳定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