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对今年全球经济的各种春季例行预期相继出炉。在“好”与“坏”的预测中,传递出的不仅是对前景的判断,更反映出对现状的认识。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4日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最受关注。IMF在这份报告中预测,今年全球经济增速将从去年的3.4%小幅升至3.5%,明年增速将加快至3.8%,这与该机构年初的预测大致相同。IMF虽然对当前的世界经济给出了较为肯定的判断,但是在具体阐述时依然充满忧虑。IMF总裁拉加德此前就曾呼吁各国利用可用的政策空间和手段,防止经济持续低增长的“新平庸”状态成为“新现实”。IMF报告也呼吁,促增长仍是首要任务。
同样是预期,世界贸易组织的看法则悲观。14日,世贸组织继去年9月将2015年贸易增长预期由5.3%调降至4.0%后,再度下调该数据,预计今年全球贸易额仅增3.3%。分析认为,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发达经济体复苏不均衡以及地缘政治冲突的持续升级是全球贸易走弱的成因,但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普遍出现的经济疲软则是全球贸易增长乏力的根本原因。
但是,也有积极的预测。13日,巴西媒体报道说,继投资资源和工业领域后,中国投资者开始进入巴西基础设施领域,并形成中国对巴西投资的“第三次浪潮”。13日,汉诺威工博会负责人约亨·科克勒对媒体表示,中国制造已经不再单纯依靠劳动力成本优势赢得市场竞争,其创新力越来越强。中国新近提出发展智能制造的计划已引起业界关注。“在这一领域,中国同德国和美国将相互竞争”。
最密切的关注仍然集中在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亚投行)。15日,亚投行在截止日期当天(4月14日)确定了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涵盖五大洲。这标志着亚投行从设想倡议进入实质性筹备阶段。当前,关于亚投行将如何筹备、怎样运作的讨论着实火热,加强创新与坚持共赢成为参与各方的共识。16日,在IMF和世行春季年会上,世界银行行长金墉、IMF总裁拉加德先后表达了与亚投行合作的期待,这种既务实又不乏远见的判断,当获各方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