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1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启动——
力促军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
本报记者 黄 鑫 实习生 陈振强

工信部4月16日部署实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工信部副部长许达哲表示,将从政策、资金等方面加大对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加大在军民结合产业发展方面的投入,提升产业基地建设质量,促进军工经济与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军民融合深度发展2015专项行动提出了12项主要任务,包括编制《军民融合深度发展“十三五”规划》,发布“民参军”和“军转民”《目录》,促进民用飞机、民用船舶等领域军民融合发展等。

许达哲坦言,军工集团内部配套、自成体系的倾向依然比较突出,互相转化存在不畅的问题。同时,在科技投入上,军口、民口存在重复立项、重复投入的现象。他指出,要打破行业封闭,建立完善“小核心、大协作、专业化、开放型”的军工科研生产体系,引导社会优势资源进入军品科研生产和装备维修领域。研究出台科研设备设施相互开放的政策制度,对新上项目加强统筹。

“军工业多为高端装备和尖端领域,代表着高附加值和高技术含量。”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董事长胡问鸣表示,军用能力应用到民用领域,将极大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中船重工已建设了一批30万吨、15万吨、10万吨级船台(坞)和先进工艺设备,既保证了军船建造的需要,又提升了民船建造的能力,逐步形成了以军品为根本、以民船为主业、以非船为延伸的产业格局。

事实上,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让国防科技工业“能军能民”,让一份投入带来两份产出。军工单位有技术,转向市场,就能惠及民生。据了解,目前国有大型军工集团公司的民品产值已占其总产值的75%以上。可以预见,在探月工程、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大飞机等重大专项和工程中产生的技术成果,将更多地在民用领域转化落地,造福普通百姓。

工信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将发挥好工业转型升级资金、相关科技重大专项资金、民机民船专项等资金的引导作用,加大对军民结合产业发展的资金支持力度,引导更多社会资金进入军民融合发展领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