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山茶花种子完成2000米深海底之旅
本报记者 鲍晓倩

在日前结束的大洋科考34航次第三航段中,有一个很有趣的试验——伴随着一次近海底磁力与自然电位法作业,一包来自青岛市的耐冬(山茶花)种子完成了近12小时的深海底之旅。

东四时区时间3月8日8点,携带种子的拖体顺利出水回收至甲板,科考队员随即从拖体上解下包裹好的种子。经仔细检查后发现,种子承受住了2000米深海底的压力,安然无损。“大洋一号”政委陈广喜介绍,耐冬是青岛市市花,这是青岛市园林局东都实业有限公司委托“大洋一号”进行的试验,目的是了解种子在海底特异条件下是否会发生变异,种子将逐步分批次随着作业拖体下潜至深海,以观测其不同变化。

与太空种子经历真空失重不同,深海种子在海底要经受的是巨大的高压。据测算,2000米深海意味着将承受200个大气压的压力,而人类日常生活环境为1个大气压压力。

大洋34航次第三航段第一次近海底磁力与SP法作业是从3月7日晚9点开始的。拖体下潜至2000米深,在距离海底100米左右由船体以1.5节左右航速拖曳前进,测线长度23公里,历时近12小时。

大洋34航次第三航段磁力组负责人吴涛介绍,拖体携载有磁力探头,以检测海底磁力情况,如遇有金属矿产,将探测到磁力异常,拖体由无磁钛合金制成,以免对探测结果产生影响;自然电位法则是通过探测海水电位差判断海底是否存在矿体异常的方法,拖体尾部同时携带一根50米长的电缆,带有4个电极,可测量两个电极之间的海水电位差,电缆尾部还装有小型降落伞,以在海水中保持电缆的水平。

“我国自主研发的超短基线系统可随时对拖体在海底所在位置进行精确定位。”大洋34航次第三航段首席科学家助理李锋告诉记者,拖体上同时携带了化学传感器,缆绳上加挂了浊度异常探测器,通过了解近底海水的pH值、氧化还原电位、浊度、硫化氢浓度等,判断是否存在热液异常。

“同时加载近底磁力仪、自然电位仪、化学传感器、浊度传感器,这是我们在大洋科考的不断摸索中取得的方法创新,大大提高了一次作业的效率。”大洋34航次第四航段首席科学家周建平表示。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