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愁,美丽的乡愁
□ 杜 浩

如今“乡愁”成为表达我们的生活、情感、精神以及文化的流行话语,其起因和流行,正是反映了当下我们的情感状态和灵魂状态,对文化家园、精神故乡的寻找和追求,并引发了文化界对“乡愁”文化的探讨。

现在,尽管我们把“乡愁”看做是一种文化心理,一种时代精神。但是,从本质上来看,“乡愁”具有深刻的内涵和广阔的外延。“乡愁”首先是一个哲学意义上的文化命题。乡愁是一个人在心灵上、精神上、灵魂上“觅母”的过程。有作家曾说,故乡不仅仅是我们的生命诞生地,也是我们的精神生命的基础,我们在精神上、灵魂上皈依着故乡。如若失去了家园,我们就会像流水浮萍一样,从而心灵焦灼。这种寻找的灵魂灼痛,就是典型的“乡愁”。所以,“乡愁”中包含了心灵性、精神性的主题,具有广泛的象征意义,这使“乡愁”带上了哲学思考的气息。

今天,我们正面临着历史连续性断裂的危险,这使我们必须审慎地把握这一历史记忆的可能性。这些历史文化记忆,以古建筑、古村落、古代文化样式等文化遗迹遗址形式存在,而所有这一切都会使我们意识到自身的起源。留住和保护它们,成为我们对待传统、对待历史、对待文化的主要态度、主要任务。

由于缺乏保护意识和对文化的敬畏,一些地方的一些历史文化核心地段、历史街区等在基础建设中受到了很大威胁,甚至很多历史古建筑、历史文化名街在城市改造、危旧房改造中被拆毁,失去了其历史文化价值和遗产价值。这样毁掉古建筑的结果,一边是真实的历史被抽空内涵,只留下躯壳,被滥加改造;一边却是荒诞不经和无中生有的伪造。经过这样粗鄙化的“打造”、“改造”,历史和文化没有了庄重感、神圣感、厚重感甚至基本的美感,又从何感知历史文化的博大精深?

俄罗斯作家果戈里说过,建筑是世界的年鉴,当歌曲和传说都缄默的时候,只有它还在说话。古建筑凝结着一个时代的精神、理念、思想和信仰,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我们要保护好这些遗产的“灵魂”,还要从道德、情感层面将可持续发展融入文化遗产的保护事业。这才是我们需要彰显的文化责任,是我们宏大的文化理想所在。不能让历史悠久的城市建筑、城市文明,只剩下一堆“残片”,我们的文化中徒然只有“乡愁”……

乡村、乡愁的消失,和城市人的陌生感与无归宿感,可说是城市人感触最深的内容。每年,我都会不止一次地回到故乡,回到乡村。只是这么多年,每次回到故乡总能感觉到越来越熟悉的陌生感,这与我的思想变化有关,同时,与故乡的变化更有关。包括我的故乡在内的中国广大乡村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变迁,甚至是重构,中国的乡村发展正在经历一个历史的关键时期。

对故国、故园、故人的思念、回忆,是激起“乡愁”的最直接的动因,这也是我们对“乡愁”的最直接的理解。

乡愁,是我们产生的永远挥之不去的情思,即对故乡一草一木的顾盼、眷恋和思念。乡愁,美丽的乡愁,那应该是我们心底最坚硬而又最柔软、最厚重而又最缥缈、最庄严而又最平常的情感。乡愁是其他所有情感的基石和酵母,由此生发出悲悯、仁慈、善和爱,生发出文学情思和美感。而它的理性结晶,我以为就是良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