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周末副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学寂寞美好
□ 鲍晓倩

正因为此前的寂寞,才有了最终难以抑制的极大喜悦。科学发现的美好,可不就在此

随“大洋一号”出海40天,在西南印度洋我国多金属硫化物合同区,每天看一样的蓝天碧海,没有任何变化的景致,感觉自己身处异域。在船上,会真实地感受到原来地球真是圆的,前、后、左、右,目力所及之处刚好是一个圆,而我们,这艘白色的小船就是圆心所在。

太寂寞了!看海的时间长了,会渐渐看出海水在晨昏或烈日或阴雨天不一样的颜色变化;看信天翁的时间长了,会慢慢知道不同年龄段的鸟身上羽毛颜色分布的不同;看天空的时间长了,会发现云不是白的,而是镶着玫瑰色的边。

大洋科考的寂寞可远不止远洋航行那么简单!“看着海底无声无息的小电影,而你永远不知道精彩的一幕会在什么时候出现。”同行的地质组组长于淼评论相当精彩。

可不是,加载浊度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等设备的摄像拖体放到数千米的深海底,走一条20公里的线要10个小时,值班的队员要做的是一直盯着设备实时拍摄回来的海底图像,每隔7秒拍摄一张照片,当然,如果发现生物或者疑似硫化物就需要加密拍摄。“精彩一幕”的确不知道什么时候会出现,我尝试着跟着队员一起看过这“海底小电影”,看到的大都只是漫漫无际的海底沉积物,也就是土,还有各种石头。当然专业的科考队员会准确知道那是玄武岩角砾或是蚀变玄武岩或是其他。看到3个小时的时候,我看到了一条摇摆着的黑色小鱼游过,大家都说我运气极好。

我国在西南印度洋的科考已经进入网格化勘探阶段。对于情况不明的区域,综合拖曳探测是第一步,首先要开展4000米间距探测,再根据结果加密至2000米区间,若发现异常则加密到500米间距,如果有所发现,则采用电视抓斗采集沉积物和岩石样品,如果确认发现矿体,则部署中深钻开展钻探取样……这个过程,想想都觉得寂寞。

“勘探意味着从过去在三大洋寻找热液区的‘找异常’——有潜力资源的区域,到现在在合同区把热液区位置和范围确定下来的‘圈异常’;从解决‘哪里有’硫化物的问题,到调查‘有多少’硫化物。”大洋34航次首席科学家陶春辉轻描淡写地说,我国在西南印度洋多金属硫化物1万平方公里合同区的勘探过程需要15年。15年啊!

更让人焦躁不安的“小电影”莫过于电视抓斗和中深钻作业了。电视抓斗是抓取海底表层样品的深海设备,抓斗往往在已经发现热液异常的区域进行。可发现有热液异常,绝不意味着要采集的多金属硫化物样品在海底满地都是,看着监视画面寻找是必须的。有目的的寻找,比起无期待的惊喜,必然是更让人煎熬,更叫人不能忍受的是看准了抓下去,却没抓着。我曾在深拖实验室亲眼见证抓斗抓了4次,却因为没能获取有价值的样品最终放弃。

要判断海底硫化物厚度和分布情况,需应用钻孔方式。深海底中深钻作业一共进行了三次,每次都是在不断寻找钻孔位置的煎熬中度过。前两次作业成功取得海底玄武岩岩心,第三次作业的目标是硫化物岩心。碎石、玄武岩角砾、沉积物……钻机拍摄的海底图像一帧帧闪过,期待的画面却始终没有出现。在钻机二次移位后,首席科学家陶春辉站在监视器前,摸着他的胳膊肘,在监视器前一站就是5个小时。因为紧张,虽然围在操作台前的调查队员人数众多,整个深拖实验室却寂静无声。直到深夜22点,随着陶春辉异常沉着的一声“就是这里,钻机坐底”,实验室里才最终爆发出一阵欢呼。

那一刻,刹那明了,也许正因为此前的寂寞,才有了最终难以抑制的极大喜悦。科学发现的美好,可不就在此。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