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产经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种智能产品在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闪亮登场——
电子“智造”:没有做不到 只有想不到
本报记者 黄 鑫

由于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最新信息技术,电子信息制造业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但同时,万物互联意味着信息安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未来,我国将重点加强安全可靠软硬件核心技术研发,提高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产品的成熟度

在硕大的电视屏幕前玩体感互动游戏,看巡检机器人大屏幕上的各处监控画面,戴上智能眼镜看艺术作品的视频介绍……在4月9日开幕的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各种智能电子产品让人啧啧称奇、眼花缭乱。

“电子信息产业是个充满活力和创新的市场,信息技术特别是互联网推动了万物互联,推动制造业变得更加开放,不断重塑商业模式,影响生产和组织管理,催生出新业态。”工信部副部长怀进鹏表示。

电子信息制造业融合了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最新信息技术,已成为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前沿阵地,从制造走向“智造”。据统计,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完成销售收入14万亿元,同比增长13%。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万亿元。

在塔普制造展台前,戴上一款黑色的智能眼镜后,记者看到眼前的空间跳出了一个虚拟小屏幕,当视线对准一幅油画后,小屏幕上显示出油画的介绍文字——“梵高的星空……”。展台介绍人员告诉记者,这是因为油画里内置了二维码,智能眼镜扫码后就能弹出相关介绍。智能眼镜已成功应用于医疗、教育、观光旅游、家居、物流等多个行业,打破了人们对可穿戴设备功能单一的认识。

在TCL展台,一位观众体验者走到大屏幕前画的“两个脚印”上开始跑步,屏幕上显示出奔跑中的场景和画面,体验者挥动两只手还可以“躲开”画面上的障碍物,这种体感互动游戏已成为数字家庭的热门应用。

这一幕幕正如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司长刁石京所言,从“智能工厂”到“智能生产”,从数字娱乐到智慧家庭,从数字医疗到数字教育,从智能手机到智能家居,从智慧交通到智慧城市,各种数字化技术的创新和应用,深刻改变着这个时代的产业和生活。

“在万物互联的技术中,大数据是重要的手段。”怀进鹏说。大数据应用在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随处可见。在浪潮展台,工作人员为记者演示,如何用大数据来决定农民种什么。土豆能做成土豆粉,加工成土豆罐头、土豆饼干和薯片,市场调研数据可以分析出有哪些购买取向,哪些区域喜欢哪类产品,年龄段喜好等,从而作出整体种植决策。

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德毅认为,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传感器、通信、计算机和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人类获取数据的手段越来越多,大数据规模迅速增长。其中,机器人既使用大数据也产生大数据,是大数据认知的典型代表。

“万物互联也意味着信息安全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怀进鹏坦言,万物互联时代,所有企业,所有设计、制造、订单、原材料和配送等,都将暴露在公众面前,而我国信息安全仍受制于人。

对此,刁石京表示,将重点加强安全可靠软硬件核心技术研发,发展基于安全可靠芯片和基础软件的可替代信息技术产品,提高安全可靠关键软硬件产品的成熟度。加强研究网络与信息安全关键技术、产品和标准,构建安全可控信息系统,支持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

刁石京还透露,要加强智能制造核心技术、关键电子元器件和系统研究,整合智能控制、工业互联网等软硬件产品,强化电子信息产业对智能制造的支撑能力。选择重点整机企业开展智能生产应用试点示范,探索生产线升级改造,积极向行业推广成功经验和模式。

左上图 4月9日,一名观众观看中兴公司展出的无线电充电通勤车。当日,第三届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在深圳举办。本届展会围绕“智能新时代 数字新生活”的主题,将持续到4月11日。

新华社记者 毛思倩摄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