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5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国银行:创新塑造新“洋范儿”
本报记者 郭文鹃

在许多人心中,中国银行的形象一直很“洋范儿”,在伦敦开设第一家海外机构,帮个人首次开立个人外汇账户,成为我国第一家海外发债行……但要在我国金融市场逐步开放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在竞争残酷的全球金融市场站稳脚跟,其中的艰辛或许只有中行人自己才明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金融网络也不可能一蹴而就。”在中国银行行长陈四清看来,中行的发展源于国家政策的支持,也依赖于中行人对自身定位的清晰认识以及坚持。

来之不易的成绩单

2014年,我国银行业整体面临净息差收窄、不良率上升的“新常态”,中行人顶住压力,超预期实现税后利润1772亿元,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

谈到这份来之不易的业绩报告,中行人自豪之情溢于言表,他们的底气来自于中行拥有长期在市场化环境下“游泳”的经验。

1912年2月5日,中国银行在汉口路3号原大清银行上海分行旧址开业,从诞生那天起,中国银行就在市场中与当时欧美银行等垄断金融竞争,努力承担着振兴民族金融业的历史使命。

这份底气还来自于坚持走国际化、多元化道路,获得世界范围内的高度认可。

近年来,继成为我国香港、澳门、台湾指定人民币清算行后,中行又在法兰克福、巴黎、悉尼、吉隆坡被中国人民银行指定担任人民币业务清算行。2014年,其海外业务实现税前利润87亿美元,同比增长约30%,对集团利润贡献度为23%,其中集团跨境人民币结算量超过5.3万亿元,同比增长33.7%,市场份额稳居第一。办理跨境人民币清算业务240.8万亿元,同比增长86.6%,领先全球同业。

更让中行人兴奋的是,去年以来,我国资本项下人民币可兑换取得了长足进展,而中行有幸参与其中。通过前期精心备战准备,中行凭借服务实力获得了“沪港通”全部业务资格,成为“沪港通”独家结算银行,提供跨境资金结算服务,国际化经营水平更上一层楼。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国际化、多元化业务既是中国银行安身立命的资本,也为想“走出去”的企业提供了切切实实的便利。关于金融创新与实体经济的关系,中行人一直看得明白。“银行发展离不开企业,没有企业的发展壮大,银行的规模增长、业绩提升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为了让金融业务更好服务于实体经济,中行利用自身国际业务优势以及综合服务平台,大小项目“一起抓”。

针对“一带一路”的国际级战略,中行高度重视,公司金融总经理林景臻暗自下了一个“狠目标”:力争在2015年支持“一带一路”建设相关企业授信不低于200亿美元,未来三年授信额达到1000亿美元。

做过信贷的人明白,授信并非仅仅把钱借出去这么简单,考验项目战略考察制定,整体金融服务,风险评估和控制等多方面综合业务能力。林景臻还特别强调,在此期间要在并购融资这一高端的产品业务方面有所侧重,争取突破欧美银行的业务垄断。

如果说帮助大企业走出去拼的是综合实力,如何帮助小微企业走向国际化则更加考验心意和创意了。“中小企业的发展是个世界性的难题,帮助我国中小企业走出去,提升技术、理念更是难上加难。”中国银行中小企业部总经理王建还记得自己初步和中小企业交流相关情况时的那个“头大”,“很多中小企业主自己根本没有出过国,有的连护照都没有。”

为了帮中小企业打造一个与国际对话的平台,王建和他的团队出了“奇招”,在成都安排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相亲会”。1000平方米的大宴会厅里摆满桌子,邀请法国的300个中小企业和中国企业两两交谈,谈完了之后要到另外一个桌子去谈。“这种做法在全球是首创的。真没想到,面对面交流效果很不错,80%的企业有合作意向,50%达成了合作协议,有的甚至相见恨晚,直接‘闪婚’。”说着王建乐了。

其实,这个看似“没想到”的结果也在情理之中,背后体现的是中行的服务意识与创新能力。考虑到小企业都是实实在在的个性化需求,见面会就省掉了论坛、参观这种形式化的内容;此外,中行利用完善的企业信息数据库优势,在“相亲”之前就与国外政府、银行、商会进行信息配对,帮助双方业务有关联的中小企业提前建立电话、视频、邮件交流,相互碰撞出“火花”后再约定面谈,自然大大提升了合作效率。

“互联网+”开启创新征程

中行的创新能力还体现在应对互联网金融冲击的游刃有余。

电商供应链金融来了,第三方支付来了,“人人贷”来了,“余额宝”又来了,对银行的冲击可谓是一波接一波,中行迅速提出了应对战略。2014年,总行成立了网络金融部,围绕跨境、小微、社区、民生四个重点,共推出29项网络金融创新产品,形成覆盖网络“支付、理财、融资、跨境、产业链、O2O综合服务”六大业务线的完整服务体系。

近年来,中行信息基础建设持续加强。网点布局进一步优化,网点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电子渠道金融交易迁移率也提升至71%,电子银行交易额同比增长23%。

重心突出,银行明确把以服务电子商务为核心的网络银行建设与发展作为核心任务,重点打造了“中银易商”整体品牌,加速布局互联网金融。记者了解到,“中银易商”围绕易金融、泛金融、非金融、自金融四个维度,在支付、理财、融资、跨境、在线产业链及综合服务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果,品牌市场影响力不断提升。

在跨境领域,中行发挥专长,利用传统出国金融业务优势,面向个人跨境客户群体推出在线出国金融服务,也受到了用户广泛认可。

“我行会不懈探索,依据自身优势,打造更便利、更优秀的网络金融产品与平台,将金融的全面服务融入便民的互联网环境中。”陈四清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