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读者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5年4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营造宽严并济科研环境

3月25日的《经济日报》刊登的《我国将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一文,报道了我国将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以满足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对基础研究源头供给的需求,读后令人深感振奋。

与一些先进国家相比,我国的基础研究还存在着不小差距。要提高我国的基础研究实力,除了坚持加大投入以外,还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第一,营造宽严并济的科研环境。一方面应加强对科研经费的审批、监督和绩效考核,将有限的科研经费真正用到“刀刃”上;另一方面则要为高校老师、科研人员预留一定的科研自由,使其不会因为业绩考核、职称评定等压力,舍弃了投入基础研究的时间和精力。

第二,建立可持续的科研机制。基础研究见效慢、风险高、资金密集,需要政府在其中发挥主导作用,但也应充分发挥产业基金、民间资本等在其中的作用。因为基础研究的技术难度大,但一旦取得了研究成果并成功实现产品化,能够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技术领先从而产生巨大的经济价值。而政府则可以通过提供科研信息、对接平台、政策扶持等,促进科研成果的转换和专利保护。

第三,广大科研人员应摆正心态。在我国持续加大基础研究投入、科研环境不断改善的前提下,科技工作者也应拒绝“一切向钱看”的思想,真正通过自己的科研获得应有的尊重和成就感。

(广东省广州市 邹 翔)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