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4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航天科技:“完美主义”闯世界
本报记者 董碧娟

3月30日,北斗导航卫星家族迎来了第十七位成员。相比前边几位,“老十七”幸运得多,一到太空,不用变轨折腾,直接被“摆渡车”送至预定轨道。这个首次应用的“摆渡车”,专业名叫做“远征一号上面级”,能将一个或多个航天器直接送入不同轨道,省时又省力。

一个“摆渡车”,“摆”出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一种“劲儿”。从1999年到现在,这种“劲儿”从未松懈,人们称它为中国航天的“完美主义”。

向世界展示中国能力

“我们终于盼到卫星了!”这是在玻利维亚“图帕克·卡特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后,当地大街上挂着的一句标语。

这个平均海拔超过3000米的“高原之国”通讯落后。当地人对拥有自己的通信卫星魂牵梦绕。玻利维亚需要一颗卫星,航天科技项目团队深深知道。但他们更知道,玻利维亚不仅仅需要一颗卫星。

“完美主义”让这个平均年龄只有32岁的项目团队不止步于单纯的卫星发射。他们针对玻利维亚实际,开拓了在轨交付学员培训、轨位协调及卫星在轨技术支持等工作,并创造了首次为国际在轨交付用户提供商业贷款、建成海拔最高的地面站、欧洲航天专家首次参加监造、项目合同设计内容最广等多项“第一”。

曾经,国外媒体冷嘲热讽:羽翼未丰的中国航天也要参加国际竞争?现在,竞相而至的国际用户将质疑踩得粉碎。目前,航天科技累计为国际用户提供了39次商业发射,发射卫星45颗,完成了5次国产通信卫星、1次遥感卫星在轨交付,提供了10次搭载服务,为亚洲、欧洲、非洲、美洲、大洋洲22个国家和地区送去了航天科技的成果。

“完美”之光不仅仅闪烁在这颗玻利维亚卫星上。在内蒙古四子王旗阿木古朗草原,中国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带着接近第二宇宙速度的高速,以“打水漂”似的高难度动作平稳着陆;在虹湾地区布满砾石和尘埃的灰黑色月面上,嫦娥三号着陆器和巡视器互拍,将第一面登上月球的五星红旗的照片传回地球;在天宫一号上,女航天员王亚平为全国6000余万名师生进行中国航天史上的首次太空授课,用40分钟的流畅互动,向全世界展示出中国卫星跟踪与数据中继传输系统的超强能力……

2014年12月7日,随着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巴地球资源卫星04星送入太空,航天科技研制的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实现200次发射。前100次发射用了37年,成功率93%。后100次发射仅用了7年,成功率98%,高于美国和俄罗斯。这200次发射成为航天“完美主义”的有力注解。

一边“较真”一边赛跑

如何从高速公路上疾驰的成千上万辆汽车里,捕捉到一辆车的灯突然暗了又迅速亮起的瞬间?这个看上去是交警干的活,却成了航天科技高分二号卫星研制团队用两个月时间完成的工作。

原来,他们在试验过程中发现少量数据丢帧,就如那个调皮的“车灯”。这种情况出现的概率很小,即便出现,对整体效果影响也不大。但高分二号卫星系统总师潘腾却“较真”了起来:要一查到底!

于是,团队人马做起了“交警”,一点点地回放相机记录。功夫没有白费,他们终于找到了那个“车灯”,用“较真”为团队积累了花钱也买不来的排故经验,擦亮了高分二号这颗中国“天眼”。

这种“较真”似乎成了航天科技人的一种性格。当“神舟”三号飞船发射进入倒计时,试验队发现有一个插件在一个点上不通。因为采取的是“双点双线”的冗余设计,即便一个点不通也不会出现问题,但有可能给后面的“神舟”四号、“神舟”五号带来风险。质量就是生命!航天科技人的“较真”劲儿又上来了。指挥部联席会议做出决定:对飞船上77个接插件进行改进设计,重新生产,全部更换!

这种换可不是简单的拧螺丝。装了火工品的飞船要进行逆操作,风险很大;元器件位置分散,涉及设备多,稍有不慎就会造成损失;工作人员在又闷又热的舱里蹲着、跪着、仰着、趴着、侧着、扭着干活,还得保证汗水不流在舱内……最终,这种“较真”为“神舟”三号飞船换来了万无一失。

单“较真”还不算难,难的是还要跟时间赛跑。航天科技集团探月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CMOS相机研制团队承担着拍摄中国人第一张地月合影的重任。他们的工作节奏是:总体在2月提出想法,团队7月敲定方案,来年3月交付产品。在研制后期,他们经历了连续6个月无周末的“打鸡血”式工作。

快节奏的“赛跑”激发出创新活力。CMOS小组的陈超负责电路试验单板调试。这种试验完成一次得花一周,要得出结论得不停地试。刚毕业没几年的陈超开动脑筋,发明了一个神奇的试验箱子:用大小和16英寸电视机差不多的纸箱子,在四周均匀地挖出10多个透气孔。在对电路进行保护后,用风枪通过小孔给里头加热,再用万用表上的温度计实时监测温度,并通过堵塞或打开透气孔维持温度。这样,他们只要将试验单板放进去,便能通过电路波形的变化快速得到调试的大致趋势。这个神奇箱子,让队员们一天能做好几次试验。

让老百姓“摸得着”

“走向世界”、“中国品牌”,如果抓不住老百姓的心,这些就都是虚话。对于航天科技来说,将“高高在上”的科技成果转化为老百姓“摸得着”的民用产品,成为他们打造中国品牌的又一抓手。近年来,航天科技旗下的众多企业捷报频传——

天水神舟绿鹏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将神舟飞船上搭载的种子育成13000多份优异种质材料,并将这些新品种示范推广到甘肃、陕西、宁夏等省区,让老百姓吃到航天佛手茄、太空甜椒等既美味又产量高、抗病性强的太空蔬菜,实现农业增产增收。

中国东方红卫星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的“飞邻行踪宝”,将航天测控技术、北斗导航定位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结合,能全程记录佩戴者的运行轨迹,方便老人、孩子、病人等人群的监护。

航天科技六院利用发动机光机电一体化技术,结合大型设备制造优势,打造了一系列驰名中外的印刷包装设备,让国内基本实现了印刷设备替代进口。其中壁纸生产设备更是占据了国内超过90%的市场份额。

北京东方红航天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利用空间站个人清洁技术开发了免洗护理产品;利用航天搭载的红曲菌开发出调节血脂的保健产品;他们开发的辅酶Q10销量稳居世界第二,广泛用于医学、保健品、食品、化妆品等行业……

就这样,在太空,他们精益求精追寻航天梦;在地上,他们攻坚克难为百姓谋利。“完美主义”让航天科技这个品牌闪耀世界。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