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济网记者 马常艳
开栏的话:今年,“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双引擎”、“众创空间”等提法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一场创新创业热潮蓄势待发。而究竟该何处着力,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通道,如何更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如何让创新成为发展新引擎,则需要更多思考。高校作为创新资源的集中地和重要源头,校长们最有发言权。
记者:创新是各方面普遍关注的问题,创新驱动发展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您认为让创新成为发展新引擎的路径是怎样的?
李家俊: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路径来说,今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讲得非常清楚,就是要通过机制体制的突破,释放人的活力,把创新要素更加有效地组合起来。当然,在创新要素里边人是最关键的,而好的体制机制能够迸发持续的活力,从而推动创新驱动战略的实现。
记者: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修正案草案在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上经过初次审议,目前已经对外公布,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您认为,目前阻碍科技成果转化的障碍、瓶颈在哪里?
李家俊:应该说这是科技界乃至全社会都高度关注的问题,核心就是怎样把人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是为创新驱动保驾护航的一个制度保障。所以科技界一直盼望这个法律能够早点出台。科技成果的处置权和收益的分配权是整个制度设计的核心,我认为首先要把处置权交给科技成果的单位,比如高校。第二,把收益的分配权交给用人单位。现成的例子是美国出台了拜杜法案,对科技成果转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它的一个核心就是成果的处置权交给大学,然后各个大学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收益分配办法。全国按照整齐划一的收益分配比例肯定会有争议,市场会有一个很好的判断,应该让市场来判断。
记者:与创新创业紧紧相连的是教育。天津大学作为知名的创业型大学,为了更好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是如何打通产学研用整个流程的?
李家俊:在天津大学的血液里面,确实有创新创业的基因。天津大学把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家国情怀、国际视野、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从人才培养的角度,创新和创业很重要。天津大学鼓励科技成果转化是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把鼓励科技成果转化的内容放到天津大学综合改革方案里。天津大学对自己的科技工作提了两个“聚焦”,一是要聚焦世界科技前沿,这是指学术水平;二是要聚焦国家重大需求,这是要为国家作贡献,需求在哪儿就要往哪儿去努力。在这个过程里面,涉及怎么鼓励现有的科技成果更好地转化到社会上、企业中去的问题,校内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
记者: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过程中,中小微企业吸引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对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您有哪些看法?
李家俊:我觉得这方面天津确实有很好的例子。天津市委、市政府从2010年起推动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有成千上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成长起来,其中有一部分成长为顶天立地的“小巨人”,到现在已经产生了非常好的效果。全市已有6万多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其中“小巨人”企业超过了300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里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个群体的企业是最有创新活力的一个企业群。
天津市进一步研究支持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包括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可能将会出台一些重要政策。市长黄兴国表示,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让整个天津市成为创新创业的乐园。天津大学要借助这个东风,在学校里营造创新创业的良好氛围。
记者:大学生是社会创新最活跃的,对于大学生创新、就业、创业,您有哪些建议?
李家俊:要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就要发挥出大学生的创新激情,学校要营造良好的氛围,搭建必要的平台给予辅导、支持,社会和政府也要关心、支持。天津大学今年2月成立了宣怀学院,实际上就是一个创新创业的大平台,提供创业辅导的课程,甚至会设立研究创新创业的学位课程,提供资金建设创新实验室,同时也会引入社会上的创新资金。宣怀学院现在已经有17家基金,接近33亿元的经费投入,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开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