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博鳌亚洲论坛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2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亚行愿与中国扩大合作
——访亚洲开发银行副行长史蒂芬·格罗夫
□ 本报记者 禹 洋

“基础设施落后仍是亚洲地区发展的一大障碍,亚洲开发银行(亚行)对于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的成立表示欢迎,希望一起努力,推动亚洲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亚行副行长史蒂芬·格罗夫在博鳌亚洲论坛期间接受《经济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

在格罗夫看来,亚投行与世界银行、亚行等业已存在的国际机构并不存在对立关系。“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亚洲是个巨大的市场。据统计,要想满足亚洲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需求,2020年前,仅基础设施建设方面的资金缺口就高达1万亿美元。”

格罗夫表示,促进基础设施建设,需要两个必备的驱动因素:一是从上到下的推助——国家给予政策和资金支持,二是自下而上的需求——百姓生产生活中实实在在的需要。从亚洲的情况看,能源、交通、通信和水利等基础设施不完善,无形中抬高了生产和交易成本,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亚投行的加入,有助于盘活亚洲基础设施投资这个市场,让更多有意愿的投资者参与亚洲发展。

亚行近日发布的《2015年亚洲发展展望》预测,中国经济今明两年的增速将分别为7.2%和7%,其对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期超过了中国政府的预定目标。“中国正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走绿色发展道路,把消费和服务业驱动的增长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注重技术和创新对生产力的拉动作用,不再依赖出口型的制造业和高污染、高耗能的传统工业。”格罗夫认为,这种更具包容性、更可持续的发展思路非常正确。

“在农业现代化和城镇化方面,中国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格罗夫指出,促进服务业发展,可以发挥服务业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协同作用。为了满足城镇化需求,需要新建一批基础设施,在提升民众生活质量的同时也创造了就业机会,同时促进了服务业的发展。过去10年,中国在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的同时,收入差距不升反降,十分难得。格罗夫表示,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迈进的过程中,各国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征兆,解决这一问题的出路就是提升生产力,加强对创新、科研、教育、卫生等基础设施的投入。“中国正在推行的各项改革,正是着眼解决这些问题,方向正确。”他表示,任何改革都会对现有的经济增长造成影响,但从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来看,中国有能力把控好改革的步伐,在保持经济稳中有进的同时,提升生产力,迈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