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河北邯郸:
全链条节水增绿麦苗
本报记者 乔金亮

春耕时节,在河北省邯郸市永年县刘营乡余刘营村的地头,全国种粮大户刘军的正指挥着化肥深施机对小麦进行追肥。不远处,移动式喷灌设备不断向四周喷射,水滴被均匀喷洒到绿油油的麦田里。

刘军的对这套喷灌设备很是得意,喷灌机的高度和出水量都可以调整。一组喷灌设备16个头,每8小时移动一次,能浇10亩地,可以24小时不间断工作。他说,“过去大水漫灌,一亩地要浇60立方,如今只用30立方。更重要的是,不用再预留浇地时的沟渠、地垄,每亩可以多种1分地的小麦。”

“这叫小麦无畦全密节水种植模式,采用移动式喷灌,提高了耕地利用率,亩节本增效300多元。”永年县农业局副局长赵建彬告诉记者,县里建设了2万亩节水稳产农业示范片,依托家庭农场、合作社等农业新型经营主体,集成示范节水喷灌、节水品种和稳产配套技术,带动了全县节水农业的发展。

眼下,种粮的比较效益虽不算高,但小麦已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社会化服务也较完备,农民省心省力。在永年县,粮田流转面积达13万亩,登记注册的粮食合作社和家庭农场有280家,其中流转千亩以上的种粮大户就有29家。对于刘军的这样的种粮大户来说,效益还是不错的。他经营着2600多亩耕地,每亩纯收益有500多元。

离开余刘营村后,赵建彬和邯郸市农技站站长段美生来到了讲武乡小北汪村的地头。段美生一边拔起几棵麦苗查看分蘖,一边对身边的村民郝青海说,“苗情不错,你已经浇过越冬水了,现在千万不要着急浇水。早春管理要通过镇压增温保墒,适当推迟春季第一水。”郝青海种了3亩小麦,还是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

郝青海不知道的是,就在不久前,农业部小麦专家组成员赵广才和河北省农业厅的专家们刚来市里考察了小麦苗情墒情。农情调度显示,目前全市小麦苗情长势良好。个体健壮,根多根长;群体适宜,大蘖增多;一、二类苗面积占小麦总面积的90%以上,主体麦田土壤墒情适宜。目前,小麦节水品种推广面积占全市的四成以上。

“节水农业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向。邯郸市水资源严重短缺,农业用水占总用水的70%,其中小麦灌溉用水又占农业用水的70%以上。”邯郸市农业局局长李文杰说,邯郸积极探索高效节水农业,把小麦作为重点作物,努力在节水上实现突破。依托专业合作社和种粮大户,示范推广小麦、玉米水肥一体化微喷灌技术1万亩,小麦、玉米两季亩节水80立方以上。

作为全国5个整建制高产创建试点市之一,邯郸已建设150个高产示范方,面积达到200万亩,占全市主要粮田面积的40%,示范带动全市粮食大面积均衡增产。近年来,市级财政每年列支5000万元专项资金进行扶持,重点用于示范方基础设施建设、节水农业灌溉设备购置、关键增产技术物化补贴。李文杰说,邯郸计划用3年时间,重点在旱作节水、品种节水等方面实现突破,实现农田节水综合技术普及率达到90%,节水3.5亿立方以上。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