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5年3月2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致富阳光照进大山深处
本报记者 石 晶

正值早春,车从青海西宁出发一路颠簸,驶进湟中县拦隆口镇一个叫簸箕湾的山洼里,尼麻隆(藏语意为“太阳升起的地方”)村出现在眼前。《经济日报》记者来到这里,是要探访这个地处大山深处的贫困村是如何脱贫致富的。

走进村庄,房前屋后干净亮堂,还有不少的二层楼房,硬化路边遍布着绿白相间的太阳能路灯。据同行的湟中县扶贫办副主任杨占元介绍,因地理和气候原因,尼麻隆村非常适合种植中药材,这两年成了远近闻名的药材种植基地,种植的黄芪、玛卡、当参、大黄、当归等药材很受外省药材商青睐。

尼麻隆村有汉、藏、土3个民族的村民,人均耕地2.7亩。2010年时人均收入仅有4600元,去年人均收入已达7200元。因种植中药材尝到甜头,村民们种植积极性高涨。

走进村里种植大户汪治全的家,外观气派的房屋里面装修精致,铺了地暖的客厅里,10多盆花草泛绿滴翠。“房子是去年新翻修的,去年流转了10亩地,种了27亩药材,收入相当可观。因销售价格比前一年低,扶贫办还牵头援助项目,补助了1万元。听说村里今年要建药材粗加工厂,我还要继续种,家门口挣钱可比外面容易多了。”汪治全说。

“以前,村里年轻人都离村到西宁建筑工地打零工赚钱生活。”村民赵帮龙说,村里全是旱地,靠天吃饭,种的是青海老三样——青稞、油菜、土豆,天好多收点,天旱皱眉头。家有老人孩子不能出去打工的村民,生活艰难。

作为湟中县所属的重点扶贫村之一,2010年,随着各项扶贫项目的落实,尼麻隆村的路、水、电等各项基础设施开始逐步改善。大山深处的尼麻隆村,在脱贫过程中因地制宜、对症下药,依靠土地资源做文章。

2013年初,湟中县扶贫办组织村干部到甘肃岷县、陇西、定西等地的中药药材市场和种植户家里参观学习。回来后,村干部组织村民再次去考察,从药材市场到田间地头,看人家如何交易、怎样种植。

“参观当年,尼麻隆村86户村民种下425亩希望的种子。收获时每公斤黄芪以10元的销售价格被药材商抢购一空。一算完账,老百姓脸上乐开了花,种药材比种麦子强了不知多少倍啊!”村委会主任汪治军告诉记者。

去年全村种植药材823亩,当归、玛卡等试种后产量品质好,准备今年大面积推广种植。杨占元介绍说,湟中县近年来创新扶贫开发工作思路,着力培育产业扶贫,探索出了一条区域化布局、特色化发展、规模化经营的扶贫开发之路。尼麻隆的药材种植已带动周边几个村庄的种植积极性,一种产业随着规模的扩大和链条的延伸,可以帮助更多的群众脱贫,关键在于找准路子。

走在宽阔的村道上,村党支部书记汪治财向记者讲述尼麻隆村下一步的发展思路,“随着种植面积的扩大,中药材没地方晾晒,今年村里首先要将粗加工厂建起来。其次,随着中药材延伸产业链,玛卡等草材的叶子等剩余部分量大、价值高,丢了可惜。去年试养了7头药材猪,过几天要请专家到现场做鉴定,如果可行,准备将特色养殖场建起来。”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