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消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才有可能实现人们所期望的一种新常态
中国经济新常态,是完成时还是进行时?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5经济峰会“新常态下论改革”分会场上,著名经济学家、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提出,经济新常态的两个特征进度不一样,一个已经实现,一个还在进行中。只有通过改革才能够消除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体制性障碍,才有可能实现人们所期望的一种新常态。
新常态下论改革,首先要科学认识中国经济新常态。在吴敬琏看来,中国经济新常态具有两大特征,一是经济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发展方式由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益型集约增长。
“对于这两个特点,大家并没有太大分歧,但是对于已经转入新常态还是正在转的过程中,学者有不同的认识”,吴敬琏判断认为,近年来中国GDP增长逐渐走低,进入中高速增长,第一个特点已经成为现实。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仍处于“进行时”,尚未实现,需要冷静对待。
吴敬琏指出,从历史上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并不是新话题,但至今仍然还面临不少难题待解。对此,他解释说,之所以造成现在的困境,关键的问题在于存在体制性障碍。因此,提高经济质量的关键在于通过改革消除这一障碍。
新常态下改革该如何发力?吴敬琏表示,2015年是稳增长调结构的紧要之年,也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有几方面的改革值得期待。比如,农地改革、国企改革、资本市场改革,都是改革的重点所在。在谈到资本市场改革时,吴敬琏强调,资本市场对于市场经济来说是一个枢纽,应该把资本市场改革放在一个非常优先的地位。在这一过程中,关键在于市场监管怎样从过去的以审批制为主的事先监管,改为以合规性监管为主的事中事后监管。“这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的利益的非常重大的改革,这个改革非做不可。”吴敬琏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