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现代农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1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让辽宁“大水缸”更清洁
本报记者 苏大鹏 乔金亮

在辽宁省东港市长山镇的4300多亩生态稻田里,辽宁科大聚龙集团董事长柳长庆的生态农业实践令当地农民大开眼界:不洒农药,不施化肥,只采用生物制剂;稻田里放进麻鸭、黄鳝“负责”吃草苗、松土。不过起初不少农户并不相信,他们认为柳长庆的实验不会成功,“按照经验,如果不施农药和化肥,每亩水稻的产量也就在700斤左右,低得很”。

东港市所在的大伙房水源保护区是辽宁中部七个城市2300多万人口的饮用水源地,是辽宁的“大水缸”。“农业生产对化肥的依赖性过高,而且化肥品种结构不合理、养分投入不平衡导致土壤与水体受到严重污染。”柳长庆建议在水源地上游地区发展有机农业,并率先实践。

去年秋收时,农业部门专程到柳长庆的稻田测产,结果亩产达到1060斤,仅仅比相邻施肥打药的稻田产量少了不到两成,可磨出的大米品质好、价格高,加上麻鸭、黄鳝的收入,每亩纯收入是周边稻田的两倍以上。

按照大伙房水源保护区有机农业示范基地建设规划,要在5年内把位于大伙房水库上游的东港市打造成国家有机农业生产示范基地。对此,柳长庆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饮用水源地生态补偿的调控力度,建立饮用水源地保护专项资金,用于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环境恢复和水源地上游地区实施治理工程的资金补偿。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