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
借深化改革破解发展难题
3月11日上午,本次政协会议科技界委员们在驻地继续小组讨论。委员们踊跃发言,现场气氛活跃。种明委员(右三)表示,“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建设是我国政治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 本报记者 赵 晶摄

王安庞代表:

“对朔州来说,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就是要把全面深化改革作为解决当前结构性矛盾、体制性障碍的关键举措,不断提高创新驱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度。”全国人大代表、山西朔州市委书记王安庞说。

王安庞代表说,在观念创新方面,朔州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进一步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大胆破除思想禁锢和认识藩篱,坚持用创新思维分析问题,用创新办法解决问题,用创新措施破解难题,不断通过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其次,在科技创新方面,要重点瞄准煤炭产业链条的延伸与拓展,做强煤基产业链条;第三,在政策创新方面,朔州要高举改革旗帜,重点在煤炭产业转型、矿产资源市场化配置等方面大胆探索,勇于实践,先行先试,积累经验;最后,还要拥有开放的心态,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破解资源型经济困局的突破口,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

文/本报记者 刘存瑞 裴珍珍

陈俊卿代表:

打造“高铁经济实验区”

“合福高铁、沪昆高铁两条高铁全线建成后形成的十字交会,将把上饶提升为中国高铁枢纽城市。在经济新常态和发展新机遇下,我们将突出高铁优势,紧紧抓住发展长江经济带、建设长江中游城市群等契机,用足用好省委、省政府支持赣东北扩大开放合作、加快发展的政策,积极探索与高铁沿线城市的衔接和互动,规划建设上饶高铁经济实验区。”全国人大代表、江西上饶市委书记陈俊卿说。

“上饶将用11年时间打造上饶市高铁经济试验区,主要发展现代服务、电子商务、旅游集散等产业,并鼓励在开放合作、投融资、产权制度、管理体制等方面先行先试。”陈俊卿代表说,上饶高铁经济实验区将定位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产业转移承接示范区、沿海发达地区的优质农产品供应区、衔接东部和中西部的重要物流中转区、面向全球的特色生态文化旅游区。

“目前,上饶高铁经济试验区发展规划已通过第二次评审,正在加紧前期建设。我们正全力争取试验区上升为省级重大发展战略,并积极对接‘一带一路’重大战略,充分利用上饶‘无水港’、福州港上饶码头等平台优势,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和海西经济区重大项目建设。”陈俊卿代表说。

文/本报记者 刘 兴

王予波代表:

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

青海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南路通道。“青海把推进经贸合作项目落地和互联互通作为构建全方位开放新格局的重要途径,积极打造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全国人大代表、青海西宁市市长王予波说,2014年12月,青海开放西宁国际航空港,并陆续开通西宁—曼谷、西宁—首尔、西宁—台北等3条航线;同时,海东丝绸之路经济带农贸批发市场等41个项目正在抓紧实施。

“目前,青海在融入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还存在一些困难,由于经济发展欠发达的特殊省情,依靠自身难以有效解决。”王予波代表建议,加快推进西宁—成都、格尔木—成都铁路建设步伐,从项目布局、专项资金、产业政策等方面支持将格尔木市打造成为丝绸之路经济带综合性、专业性大型铁路物流集散地,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文/本报记者 马玉宏

张曙光代表:

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

“宿州作为农业大市,抓住成为安徽省惟一‘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市’的契机,全面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创新。”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宿州市委书记张曙光说。

张曙光代表说,2014年宿州支农贷款占到全市贷款总额的四分之一。从农业发展需求来看,农村金融体制改革仍然任重道远。他建议,一是积极构建竞争性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议国家制定出台具体的政策措施,有序放开社会资本投资设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引导企业和个人投资参股;二是加强农村金融生态环境建设,防范和化解农村金融风险,建立健全全国农村信用诚信体系和担保体系;三是加大金融机构对农村的信贷资金投入;四是加强农村金融创新力度,建议出台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融资实施细则,给基层创新试点提供更明确的指导,加大金融信贷产品和服务创新力度,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林权抵押贷款。文/本报记者 赵淑兰 文 晶

徐荣春代表:

科学引导避免“千镇一面”

“城镇化要从建设风格个性化、特色化和差异化入手,尽量规避新型城镇化建设‘千镇一面’的现象。”全国人大代表、江苏省荣泰建设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盐城市盐都区仰徐村党委书记徐荣春说。

要防范新型城镇化建设“千镇一面”,徐荣春代表认为,首先要科学编制个性鲜明的发展规划。小城镇建设要结合实际,加强顶层设计,明确功能定位,彰显自身特色。其次要充分彰显各具特色的地域文化。充分挖掘地域文化渊源,让小城镇凸显个性,传承历史文脉,让人们留下古镇古村的历史记忆。第三要大力发展支撑力强的主导产业。科学引导房地产业发展,避免城镇化成为单一的房地产化,因地制宜,科学实施“一业主导、多业跟进”的错位发展战略,形成特色引领、产业支撑的产城发展体系。同时,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要加强科学决策,以人为本,尊重群众意愿,尊重民意,听取群众诉求和建议。

文/本报记者 薛海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