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7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已在全国57个地区开展实践——
树绿色标杆 带生态全局
本报记者 曹红艳 廉丹 苏大鹏 乔金亮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推进重大生态工程建设,拓展重点生态功能区,办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加快建设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也是近年来全国各地热议的话题。2014年,北京市密云县、上海市闵行区、浙江省杭州市等57个示范区获批成为第一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作为生态文明的先行探索者,这些地区将在未来5年中,着力构建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2015年,这些示范区建设如何推进,牵动着全社会的目光。

上海市民康健:

生态保护需要人人参与

去年,上海市闵行区入选了首批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闵行多年来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给当地居民的生活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闵行区居民康健告诉记者,从早年实施“生态立区”,到如今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闵行区的生态环境变得越来越好。夏天,出门走在战斗河、莘浜河岸边,能看到睡莲、黄菖蒲等各类水生植物,这种生态型、植物型河道已占全区河道的一半以上。如今的闵行随处可以看到成片的绿地,随着道路绿化带和水源涵养林的建成,闵行区绿化覆盖率达到39%,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5平方米,成为上海的“绿肺”。

这种“绿色”还体现在闵行人的日常出行中。康健带着记者来到一处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免费租赁的自行车不仅非常方便地解决了从地铁站点到附近居民区‘最后一公里’的难题,而且低碳环保。”康健的孩子在闵行汽轮小学上学,学校特意为学生搭建了一个科学教室,让学生感受风光发电的神奇和节能环保的好处,让孩子们从小就树立环保意识。

“政府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花了心思、动了脑筋,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康健说,“生态文明建设不只是政府的事,现在大家都把维护生态文明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做,不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等。这些或许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如果每个市民都从点滴小事做起,身体力行投身环境保护,城市一定能变得更美好、更宜居。”

文/本报记者 李治国

示范探索

形成一批环境与发展双赢的模式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在全国范围内选择具有代表性的100个地区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为此,2013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国土资源部、水利部、农业部、国家林业局等六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印发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试行)的通知》,启动了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2014年,六部门对申报地区的《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进行了集中论证和复核把关,认定北京市密云县等57个地区作为第一批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地区。

“目前来看效果不错。这项工作得到了地方政府的重视,各地在环境建设、生态改善方面都做出了巨大努力。”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张惠远说。通过开展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环境保护被明确纳入地方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浙江、江苏、贵州等省都建立了生态文明建设领导小组,强化了政府维护生态环境公共权益的职能。

“找一条路子,换一种活法”,考验着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发展。找到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子,绝不以牺牲生态环境质量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换一种活法,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不断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环境。

“过去人们认为环境与发展是对立的关系,但是通过示范区的建设,我们看到了环境与发展实现双赢的模式。各地创建示范区的行动,丰富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内涵。一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模式涌现出来,为生态文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张惠远强调,“尽管目前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建立生态文明建设机制等方面还存在不足,但都在朝着示范区要求的方向发展。更重要的是,公众的环保意识和生态文明理念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地方实践

发展生态经济是重要支撑

“《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中明确表示,支持东北地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大连的发展,应该是以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为中心的和谐发展,是满足人民对环境更高期望的发展。”全国人大代表、大连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里景瑞说。

近年来,大连建设生态文明的力度不断加大。去年,大连实施污染减排和大气、水环境、海岸带综合整治工程,主要污染物平均减排2%以上,农村垃圾、生活污水处理率分别达到39%和43%;全年植树造林60.3万亩,经过4年的青山生态系统工程建设,全市林木绿化率达到44.5%;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旅顺龙河治理、庄河三河入海口生态绿化、花园口水系综合治理加快推进。自2005年全国开展污染减排工作以来,大连污染减排工作连续9年在全省排名第一。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先要树立生态文明发展理念。”里景瑞代表表示。近年来,大连金州新区在政府网站和室外大屏幕上发布了空气环境质量数据,做到1小时一更新,让市民随时了解空气质量,不仅维护了公众环境知情权、提升了公众的环保理念,也体现了政府治理环境污染的决心。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需要处理好生态建设与产业发展的关系。里景瑞代表认为,建设生态文明重点是构建生态化产业体系,发展生态经济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支撑。一方面,发展生态经济要通过淘汰落后产能和工艺,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绿色企业和绿色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发展生态经济要通过积极推进经济结构调整,逐步减少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的传统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提高生态经济的比重。

发展建议

制度创新还需进一步探索

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旨在将国家顶层设计与地方实践相结合,将十八届三中全会部署的30多项生态文明制度落实到有关地区开展实践。

全国政协委员、湖南省环保厅副厅长潘碧灵这些年一直很关注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建设情况。在他看来,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是一个区域的“绿心”,同时又是一个制度创新、多部门合力的环保高地,办好确实不容易。

“建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先要划定生态底线,从空间、环境容量、范围内产业限制等几个方面做设计是建立示范区的前提。”潘碧灵委员说。对此,里景瑞代表很赞同,“建设生态文明必须依靠制度和法治。近年来,大连市不断健全完善生态文明制度,去年首次划定了两条红线保护生态环境安全,不仅划定了生态保护红线,还划定了环境风险区域红线,为城市生态环境安全上了‘双保险’。下一步,大连要加大法律监督力度,提高生态文明建设水平。”

“建立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配套机制改革也必须跟上。目前生态领域的机制改革滞后于其他方面的改革,已经成为制约发展的瓶颈。很多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生态效益补偿、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产业政策、问责机制等配套制度尚未完成或亟待完善,这势必影响示范区整体功能的发挥。”潘碧灵委员说,“同时,建设示范区也要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健全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价格等经济政策,推行排污权、水权交易,以及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等市场化机制,切实调动各方面力量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