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两会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3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留住我们的碧水蓝天
3月4日上午,全国政协委员分组讨论政协全国委员会工作报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吴新雄委员(右四)在发言中表示,要大力发展水电、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同时努力实现对煤炭的清洁利用,从源头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本报记者 赵 晶摄

李长安委员:不能让长江 “污水难收”

要先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子规划,以此为前提编制经济发展规划。

长江经济带已经上升为重要的国家战略。生长在长江边的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李长安一直高度关注环保这个话题。他建议,要先做好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子规划,以此为前提编制经济发展规划。

“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应划出生态环境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开发区。核心区就是红线,应当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绝对不能动,根据这个规划再来进行产业布局。”李长安委员在一张纸上为记者勾画着,红笔圈起来的痕迹是那么明显,一如他迫切的心情。

根据多年调研的心得,李长安委员为设想中的规划列出了几个重点。一是要保护长江水质,“目前长江水质整体良好,但部分城市江段和一些支流存在问题,要避免将可能污染水质的产业布局在江边。”

二是要高度重视高污染、高能耗产业的转移。李长安委员在调研中发现,目前已有沿海和东部淘汰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这太危险了。”他坐直了身子,两手比划着,“产业在东部污染的只是下游,如果转移到长江中上游的中西部后发生污染,影响的将是整个流域。”

长江的生物多样性是李长安委员最关注的。“白鳍豚、江豚等濒危动物和大量生活在长江里的动植物生存环境并不理想,如果再不注意保护,很可能失去它们。”李长安委员建议,长江沿线的建筑物、水利工程一定要经过严格的环境评估才能上马,绝对不能“抢跑”。

此外,李长安委员认为,长江的湿地保护也是规划中应该重视的。长江中下游是我国重要的湿地生态区,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但是湿地在城市开发建设中很容易“受伤害”。在长江经济带这一整体概念下,辅以合适的机制,也许能形成湿地保护的合力。

什么样的机制能够有效保护长江生态?李长安委员为记者描述了一个全流域管理机制:将生态指标纳入长江经济带省市地区的考核范围,设立专门的生态管理机构,以编制的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规划为依据,对踩生态红线的省市地区实行一票否决制。李长安委员说,“过去我们的经济建设已经付出了很多生态代价,决不能让我们的长江‘污水难收’。” 文/本报记者 佘 颖

阎钢军代表:

保护南方重要生态屏障

应扩大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实施新一轮天然林保护工程,巩固东江源和“五河”源区森林生态保障的基础地位。

“保护和建设南方重要生态屏障,对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建设美丽中国有着重要意义。”3月2日,全国人大代表、江西林业厅厅长阎钢军在接受《经济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去年7月,国家发改委等六部委批复的全国第一批生态文明示范区中,5个全境列入的省份中有4个南方省份,这说明南方地区生态建设条件十分优越,生态区位极为重要。

“森林资源质量不高是江西林业存在的突出问题,不少地方‘远看绿油油,近看水土流’。”阎钢军代表表示,应扩大国家级生态公益林面积,实施新一轮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工程,巩固东江源和“五河”源区森林生态保障的基础地位。与此同时,加快从国家层面出台湿地保护法律制度;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对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江河源头等重要区域,实行国家赎买或征收政策,优化国土生态安全格局。

此外,阎钢军代表还建议,加快推进林业碳汇计量监测体系建设,探索碳排放权和森林湿地碳汇交易市场、CDM造林再造林项目建设,加快推进林业碳汇进入国家排放权交易体系,促进碳汇林业发展。通过碳汇市场交易和碳基金,实现森林和湿地碳汇补偿,鼓励企业、团体、个人通过绿色碳基金等“购买”森林碳汇或湿地碳汇。

文/本报记者 刘 兴 张 双

毕小彬代表:

合理利用大别山水资源

通过高标准编制水利发展规划,统筹城乡、科学安排,做到“量水而行”,六安市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

节约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根本之策。全国人大代表、安徽六安市市长毕小彬介绍,多年来,六安市高度重视水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利用,促进人水和谐、健康发展。

六安市高标准编制水利发展规划,统筹城乡、科学安排,做到“量水而行”,促进流域与区域、城市与农村协调发展,促进水资源合理开发、永续利用。毕小彬代表说,六安市严格执行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把节水增效的成效体现到行业、企业和灌区,加快高耗水行业和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

毕小彬代表介绍,六安还实施了六大水库库区饮用水源保护和周边环境质量提升工程,制定了《六安市六大水库水资源保护规划》等政策,严格执行项目准入制度,清理库区周边乡镇人口集中区积存垃圾并安全处置,依法取缔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各类采砂行为等。经过努力,六安市水资源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地表水四大国控断面水质良好,六大水库水质稳定在III类以上,城市集中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目前,六安市总投资63亿元的金寨抽水蓄能电站、26亿元的华润啤酒/水饮品双百万吨等重大项目相继开工建设,迎驾贡酒、野岭矿泉水等一批知名品牌畅销全国,优质的水资源正成为六安招商引资的后发优势。

文/本报记者 赵淑兰 文 晶 白海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