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之前,我国垃圾处理问题主要集中在城市。农村垃圾处理机制的发起和建立都晚于城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方式的转变,农村生活垃圾处理难已经成为农村环境脏乱差的主要原因,农村垃圾治理问题日益突出。
解决好“垃圾围村”问题,各地要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科学的规划,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也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
一到浙江省桐庐县江南镇环溪村村口,村委会主任周忠莲就开始向人们介绍环溪村优美的环境。村里的宣传栏里,摆放着村庄整治前后的对比照片,时时提醒村民们,要保护好这来之不易的环境。过去环溪村卫生条件差,老百姓编顺口溜:“垃圾靠风刮,污水靠蒸发,室内现代化,室外脏乱差,大沟就是垃圾污水家。”如今“脏乱差”不见了,环溪村到处郁郁葱葱、整洁舒适,村民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了许多;不仅如此,由于环溪村还是个有着600多年历史的传统村落,凭借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这里的乡村旅游开展得越来越红火。
环溪村经过整治旧貌换新颜,可仍有许多村庄环境亟待改善。“当前,生活垃圾已经成为农村环境脏乱差的最突出表现,治理农村垃圾已经势在必行。”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陈政高在2014年11月举行的全国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说,“要全面启动农村生活垃圾5年专项治理,使全国90%村庄的生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
“垃圾围村”问题日益突出
现在的农村,很多地方面临垃圾围村,农民们盼望改善环境,盼望有更好的生产生活条件。同时,治理农村垃圾也是环境保护所需。农村的垃圾一般都堆在村头、路边或者河边,严重破坏环境,一到雨季,垃圾就要流进江河。垃圾不治,何谈环保?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王宁介绍,我国农村有6.5亿常住人口,年产生活垃圾约1.1亿吨,其中有0.7亿吨未作任何处理。据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初步统计,截至2013年底,全国58.8万个行政村中,对生活垃圾进行处理的仅有21.8万个,只占37%;有14个省不到30%,有少数省甚至不到10%。可见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任重道远。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总工刘晶昊介绍,我国垃圾处理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步入正轨,到2010年以前,垃圾处理都是以城市为主,从2010年开始至今,县一级垃圾处理设施开始多起来。
随着广大农村生活水平的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总量和结构也在发生变化,特别是塑料包装、塑料袋大量涌入农村,这些“白色垃圾”难以自然消纳,在村庄里随处可见,成为破坏村容村貌的罪魁祸首。如果这些垃圾处理不当,特别是露天焚烧,会给自然环境带来极大污染。
农村垃圾治理迫在眉睫,但还面临很多问题。王宁介绍,地方政府对农村垃圾治理重视不够,领导机构设置、制度建设、责任分工等相关工作比较滞后。同时,治理方法简单粗放,分类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没有普遍推行,设施设备严重不足,70%以上的处理方法比较简陋,处理过程存在二次污染。而且多数地方缺乏稳定的村庄保洁队伍,没有将治理费用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建设和运行费用的缺口大。此外,群众公共环境意识和责任意识较为淡漠,参与垃圾治理的积极性不够高。
治理须规划先行
农村的垃圾处理方法简陋,大多数采用就近简单填埋或焚烧的办法,并未运送至专门的垃圾处理厂。农村垃圾治理势在必行,但也不能罔顾实际情况,而应该有科学规划。
刘晶昊介绍,一般情况下,一个县每天产生垃圾200吨至300吨,一个乡镇每天垃圾产生量是10吨左右,村则可能每天1吨都不到。而建设垃圾焚烧设备对垃圾进行集中处理时,垃圾日收集规模应不低于100吨。“如果将100吨垃圾集中起来,需要较高的运输成本,一些地方可能选择多建几个小型焚烧炉。但实际上,日收集规模100吨建一个垃圾焚烧设备是比较科学的,并不是越多越好。”
不仅如此,一般小型焚烧炉技术不成熟,容易腐蚀。并且由于垃圾成分复杂,垃圾焚烧装置要配有烟气处理装置,小型焚烧炉常使用一些土办法,未能对烟气作充分处理,容易对空气造成污染。
日平均100吨处理规模上马一个垃圾焚烧装置,一个县可以统筹建设1至2个垃圾焚烧厂。能够将垃圾集中到垃圾焚烧厂固然好,可村庄比较分散,垃圾运输成本过高的问题如何解决?刘晶昊说,可以通过源头减量。砖头、瓦块等可以就地处理掉,可回收垃圾由农户自行变卖,有毒有害垃圾单独清运,厨余垃圾可用于喂养牲畜。如果源头减量做得好,真正需要运出村庄进行处理的垃圾仅剩垃圾产生量的20%左右。因此,可以减少清运的频次,从而大大减少运输成本。
如何科学地确定垃圾转运模式?这也需要结合县市自身特点,综合考虑地域范围、人口分布、垃圾量、交通情况等因素。刘晶昊说,模式选择时,要作全面的经济指标测算,不仅要考虑建设投资成本,也要考虑运行成本。“农村地区资金相对匮乏,如果选择不切实际的模式,有可能维系不下去。”
刘晶昊说,县域面积小、垃圾量小的县市,可选择直运模式,从村收集站统一直运到市级填埋场,乡镇不设转运站。垃圾量大、经济发达的县市,可逐步减少村收集站,农村垃圾直接送往镇转运站,再统一中转运输到市级垃圾焚烧厂。地域面积较大,垃圾量较大的县市,则可以既有“村收集站”又有“镇转运站”。
资金要靠多方筹措
推进农村垃圾治理是一项民生工程,不可缺少的是资金支持。从垃圾的收集、转运到处理,都需要相应的设备和人力投入。
建设费用由政府主导出资解决,这体现了政府主导和推动作用。与此同时,为使村庄内部环境卫生始终得到保持,还应鼓励村民们积极参与。
住建部村镇司有关负责人介绍说,设置村内保洁人员十分必要。按照四川的经验,他们探索了财政资金主导、农民适当缴费的合理经费分担机制。四川省将各级政府财政资金主要负责垃圾转运和处理费用,并适度补助困难村组的保洁费;一般的村都是村民缴费用于解决村内保洁。
“应该鼓励村民们适当交一些保洁费,让村民们交一点费用,既可以弥补运行经费的缺口,又可以让村民主动配合开展分类减量工作,还可以让广大村民成为义务监督员。”该负责人认为,村民每人每月缴纳2元左右的保洁费,一个千人左右的村子每年两三万元的费用基本能够满足日常保洁费用。
为把有限的资金利用好,一些地方探索引入了市场机制。四川省眉山市丹棱镇龙鹄村将村庄保洁通过村内公开竞争,委托了两个本村人承包,通过公开招标,承包费用从5万元降到3.6万元。山东省有20%的县市通过公开竞标,将全县的农村保洁、收运服务委托给专业公司,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和运行效率。
王宁还提出,要支持地方积极探索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项目推向市场,通过市场化运作筹措资金。要探索通过ppp模式引入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生活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和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