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互联网+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2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网上订餐能“饱”多久
牛 瑾

点点鼠标、动动手指,就可以吃到现成的美味佳肴。如今,不仅是年轻人,就连中老年人也爱上了这种便捷的生活方式。因为看到了消费潜力巨大的市场空间,拥有巨头背景的网上订餐平台纷纷入局抢占地盘:“饿了么”完成E轮融资,获中信产业基金、腾讯、京东、大众点评、红杉资本联合投资3.5亿美元;阿里巴巴卖起了“淘点点”;百度推出了“百度外卖”……继团购、打车之后,网上订餐俨然成为互联网领域吸引巨头竞争的又一个高地。

网上订餐为何受到如此追捧?对消费者来说,中餐西餐任选,价格实惠速度快,有时还可返现,何乐而不为;对商家而言,网上下单再外送,节省了店面和人力成本,大幅提高了利润率,是个不错选择。在网络巨头看来,网上订餐外卖业务涉及的在线支付、高频率消费和与线下结合等特性散发出了O2O的商机,平台可以借此获得持续性的流量,对获取移动互联网端用户群和提升用户黏性有很大帮助。在某种程度上,网上订餐市场和打车软件市场的发展极其相似,依赖的都是手机支付,却又比打车软件有着更快的使用频次和更广的市场空间,自然俘获一众巨头的“芳心”。

消费者、商家、网络平台三方获利,网上订餐市场的红火也就不足为奇。但是,即便在线上看起来很美,网上订餐在线下还是有“软肋”的,物流和食品安全就是难以言说的痛。

先来看看物流。要体现网上订餐业务的快捷性,物流配送是保障。如今,平台方大多采取自建的方式来解决,虽然最为有效,但成本极高,直接影响着网上订餐业务能否持续发展,对于几大巨头之外的其他互联网企业来说,是个难进的门槛。

再来说说食品安全。餐饮行业看似简单,实则艰难,它关乎百姓的食品安全。当线下餐馆走到线上,消费者不能看到其制作过程,卫生状况,食品质量就容易出现灰色地带。某些网上订餐平台为提升点击量,甚至对食品经营者降低准入门槛,部分无证经营的餐馆仅凭几张诱人的菜单广告就做起了生意。即便是营业执照、卫生证、从业人员健康证等证件齐全的餐馆,也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问题,明明是只卖饮品的实体店,却在线上打出了面食的招牌。加之,消费者下单时,通常不会去核查相关证件,这就更让一些黑店钻了空子。

有“软肋”就得补,有“漏洞”就得堵。

首先,是提升行业自律的问题。线上餐馆要时时自查,把好从采购原料到加工制作再到物流配送的每一道关口;网上订餐网站或订餐软件的经营者也有责任对入驻餐馆进行审查,确保其生产条件安全卫生。

其次,是加强市场监管的问题。政府部门要从法律层面对网上订餐平台提出硬性的卫生许可要求,不符合条件的餐饮单位一律责令下线,实现对平台和餐饮企业的双重监管。各网上订餐平台则要通过信息公示来兜底,在醒目位置公示入网餐饮单位的许可证照、具体地址等信息。如遇消费者投诉,除了要追诉线下的食品制作单位外,网上订餐平台也要主动承担相应责任,实现线上线下同步担责。

最后,是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的问题。目前网上订餐维权难,就更需要消费者摒弃“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想法,主动查阅入网餐饮单位的证照,并注意保存消费凭证,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其实,不只是网上订餐,当互联网越来越多地渗入相关领域、越来越广泛地影响人们的生活时,无论从哪方面看,提升行业自律、加强市场监管、增强消费者维权意识都是必须做好的三个基本功。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