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手机、淘品牌、反向定制这些“时髦”的新面孔借网而生,互联网思维也几乎成为采访生产企业时被屡屡提及的新名词。对于消费者来说,一个突出的感受就是,他们正在成为生产企业珍视的宝贵资源,意见和需求往往能在第一时间得到反馈和满足,从过去银货两讫就两不相干的“草”,变成了企业真正放在心里的“宝”。
为何会出现这种从“草”到“宝”的变化?原因之一在于,互联网对信息流的整合,改变了信息不对称的状况,使生产厂家可以直接接触到消费者。特别是对于像家电维修这样单一消费者使用频次低的服务,整合就意味着需求的集中,直接带来效率的提高。互联网的介入,提升了企业的服务能力,不但能将过去做不好的事做好,还能带来消费者意料之外的良好体验。
变化的原因之二则在于,对于生产企业来说,“口碑红利”可以直接产生价值。随着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社交应用的普及,消费者的声音能够得到更广泛的传达,“口碑”由此成为消费者选择产品和服务最重要的出发点。日前,一位消费者对中国邮政EMS国际业务的“吐槽”在新浪微博连续几天成为热点话题,也随即得到了企业的反馈。这说明,企业的营销方式也在“因网而变”。过去处于绝对弱势的消费者,借助互联网获得了和生产企业“叫板”的筹码。
消费者从“草”变成“宝”,折射出企业服务方式的转变和心态的变化,而这其实正体现出随着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深度融合,鼠标和手机触摸屏,正在直接成为产业转型升级的直接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