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4下一版 2015年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安徽皖江示范区:
产业转移洼地变身自主创新高地
本报记者 文 晶 白海星 通讯员 曹 原

记者日前在安徽合肥经开区的联宝电子有限公司看到,可实现360度旋转多模式的联想YOGA3系列产品正“酣畅”地从生产线上流出。“这款全球最先进的产品,在合肥本土研发、制造,在全球多模产品市场有超过50%的市场份额。”联宝研发经理耿中明告诉《经济日报》记者。

自2010年1月全国首个以承接产业转移为主题的区域发展规划——《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实施以来,皖江示范区呈现出产业集聚、区域协调、创新驱动、环境良好的局面,承接产业转移洼地效应明显。2014年以来,安徽省委、省政府又充分运用创新型试点省和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两大平台,着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示范区成为产业升级和自主创新的新高地、引领安徽崛起的重要增长极。

据安徽省发改委主任张韶春介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抓产业关键技术攻关,抓企业创新能力提升,抓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抓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发展,承接产业转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去年1月至11月,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达到5798.8亿元,增长23.5%;去年1月至10月,示范区高新技术产业产值9063.6亿元,增长15.7%;累计授权专利2.9万件,占全省的73%。

为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围绕主导产业和各市首位产业,皖江示范区强化科技支撑,注重组织实施自主创新重大专项。2014年,示范区科技型中小企业110个项目获得国家创新基金立项,国家财政支持经费9382万元;172个项目获省科技攻关立项支持;349个项目获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支持。

皖江示范区还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企业队伍。截至去年底,该示范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1814家,占全省的76.8%,获国家新认定批复547家,占全省的79%;拥有创新型企业248家,占全省的67%。

“高新科技成果的加速转化,是推动创新企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关键之举。”安徽省发改委皖江处处长张小忠说,示范区以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为重点,组织开展关键技术与系统的应用示范,推动了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中科大先进技术研究院建设进展迅速,截至目前,已与微软、阿里巴巴等企业共建了32家研发中心,孵化了83家创新企业,院内创新单元数量达到115家,引进注册资金2.93亿元,集聚各类人才400多人。

“科学、绿色、创新式的承接,使得皖江示范区不仅正在形成产业的集聚效应,而且实现了产业在转移中提升。”张韶春说。黄金水道、创新高地——蓬勃发展的皖江示范区有力带动了全省发展步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