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2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科技蓝火点燃创业激情
——看河北衡水市如何借势高校智力资源加快协同创新

依托“蓝火计划”这一协同创新的有效载体,作为资源贫乏性城市的河北省衡水市去年各项经济指标增幅均居全省前列,尤其是一些产品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增长势头明显,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1年来的生动例证。

就在一年前的早春二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时强调,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要立足各自比较优势、立足现代产业分工要求、立足区域优势互补原则、立足合作共赢理念,以京津冀城市群建设为载体、以优化区域分工和产业布局为重点、以资源要素空间统筹规划利用为主线、以构建长效体制机制为抓手,从广度和深度上加快发展。并提出,要以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合作重点,把合作发展的功夫主要下在联动上,努力实现优势互补、良性互动、共赢发展。

曾有专家指出,纵观全球经济发展态势,以世界城市为核心的首都圈地区不仅是世界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同时也是创新最为活跃的地区。京津冀地区国土面积占全国的1.9%、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10%左右。实现京津冀协同发展,是面向未来打造新的首都经济圈的需要。

京津冀协同发展,路径很多,根本动力在于创新驱动,而协同创新则是核心所在。党的十八大报告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强调,要“更加注重协同创新”。京津冀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三地各自比较优势不同,既有协同创新的资源基础,也有协同创新的现实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协同能力,促使该地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示范区。

从衡水的情况来看,京津的科技资源已成为推动衡水经济实现产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助力。一方面,该市的众多产业集群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还面临着转型升级、加大创新的巨大压力。“蓝火计划”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带动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全市产业的转型升级,被誉为“革命性”的贡献。另一方面,京津地区集聚的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成果也在苦寻转化出口,“蓝火计划”则为之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促进了校企、校地的合作。产学研、京津冀,实现了多赢。

协同创新,首先要找好自我定位。北京要坚持和强化全国科技创新中心的地位,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技术创新总部聚集地、科技成果交易核心区和全球高端创新型人才中心;天津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产业创新中心、高水平现代化制造和研发转化基地、科技型中小企业集聚创新创业示范区;河北则是打造京津创新成果孵化转化区和科技创新功能拓展区、科技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集聚区。

协同创新,要优化创新发展“软环境”。京津冀要打破“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优化创新资源配置与空间格局,清除要素资源的流动性障碍,形成一体化的创新政策环境。在这方面,京津冀三地一直在稳步推进。去年8月,京津冀三地的科技主管部门签署了《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战略研究和基础研究合作框架协议》,以加快建立和完善战略对话、信息交流、工作对接、科技资源和成果开放共享的协同机制和长效机制,力推科技创新一体化。近日有消息指出,京津冀发展顶层设计方案——《京津冀协同发展总规划》已经完成,即将正式发布。

协同创新,要让市场更多地成为牵线“红娘”。在三地协同发展中,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着力培育企业创新主体,更好地实现产业联动、资源整合,推动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协同发展必须协同创新

熊 丽

京津冀是我国科技智力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三地各自比较优势不同,既有协同创新的资源基础,也有协同创新的现实需求。京津冀协同发展,将有利于进一步整合创新资源,提升创新协同能力,促使该地区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的创新示范区

本报记者 雷汉发 通讯员 李 丽

2015年初,河北衡水盘点上年经济发展状况,发现全市31个产品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增长势头明显,其中,安平丝网、冀州采暖铸造、枣强大营裘皮服装、景县橡塑制品等产业集群年营业收入均突破百亿元大关,带动全市工业经济年完成销售收入2441.6亿元,实现增加值634.4亿元,上缴税金57.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4.6%、12.7%和13.5%,各种经济指标增幅高居全省前列。

为什么能实现如此明显的提升?这其中,教育部与衡水市合作开展的“蓝火计划”功不可没。用衡水市委书记李谦的话说:“衡水要促进转型升级,迫切需要创新引领和科技支撑。京津集聚的大量高层次创新人才、科技成果也在苦寻转化出口,而采用‘蓝火计划’这种互利共赢的合作就是推动衡水经济实现产业跨越发展的强大助力。”

一线牵来“好姻缘”

衡水是华北平原上的一个资源贫乏性城市,自然禀赋不佳,土地低洼盐碱,一直是河北省的重点连片贫困区。为了加快发展,衡水打造了特色产业突出的优势,形成了丝网、裘皮服装、玻璃钢、工程橡胶、橡塑制品等十大特色产业,在国内外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但在国际、国内经济发展下行压力明显增大的大背景下,衡水经济也同样面临发展瓶颈的问题。

怎样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推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深度挖掘潜力,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就成了城市决策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深度调研中,市委、市政府认为在衡水这种资源缺乏性城市中要加快发展,必须牢固树立起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导向,用科技创新成果的转移和转化来推动无中生有、有中生新的产业转型升级。

机遇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就在衡水市委、市政府思想统一、共识达成,亟须一个平台和载体来实现的时候,教育部的“蓝火计划”在全国多地开展起来。曾作为教育部挂职干部在衡水任市委常委,目前已回京任职的中国矿业大学党委书记徐孝民就做起了“红娘”,牵起了衡水市与“蓝火计划”的“姻缘”。

从去年开始,衡水市委、市政府多次前往教育部联系沟通,多层次、多部门磋商会谈。直至去年5月15日,衡水市与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正式签约,“蓝火计划”落户衡水。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表示:“‘蓝火计划’在北方开展较少,衡水市是河北省第一家。”

据市政府党组成员、工业新区管委会主任刘玉华介绍,衡水市为落实“蓝火计划”协议,专门在市工业新区北区谋划兴建了占地800多亩、总投资30多亿元的“蓝火计划”衡水基地,目前已经开工建设。建成后基地将发挥科技中小企业孵化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基地、高校技术转移中心、高校科技成果中试基地等10大功能;将重点引进和转化机械加工、汽车配件、电子信息、文化创意、轻纺服装、交通设施和新能源等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和项目。

除了建设基地,衡水市还举办了推进会。尽管会上只发布了23个项目,但到目前,签约的项目达到了37个。

想瞌睡巧遇“软枕头”

“说实话,‘蓝火计划’对我们企业来说,绝对是‘瞌睡遇上枕头’。”衡水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刘晓亮激动地说。原来,该公司作为一家以生产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及其组件为主的新能源企业,近几年面临着转型升级、科技驱动的压力。为破解发展瓶颈,他们积极参加集团总部每年组织的“科技博览会”,并到京津一些高校招聘科技人才,而且主动出击到高校及科研单位寻求合作。尽管这样,仍然有些技术难题无法及时解决。正当他们急于寻求解决之法时,“蓝火计划”落户衡水,该公司不仅把本公司的技术难题拿到了“蓝火计划”的平台上,还把总部及外地几个分公司的难题也一起拿来了。

令他们始料未及的是,他们提出的科研项目受到了众多高校的青睐,出现了几家高校竞争同一个项目课题的局面。如他们提出的“高效电池生产”项目课题,计划通过提升电池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生产出性价比更高,更适合老百姓使用的绿色电力。这个项目同时接到了4家高校伸来的橄榄枝。最后他们选择了北京交通大学和渤海大学两家高校,由北交大负责做电池表面结构的优化,渤海大学负责做电池的钝化,他们3家共同完成这个课题的攻关,并最终实现科技成果的产业化。

输送机械产业是衡水市一大传统产业,产品科技含量低是制约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正在我们苦于提升科技含量而没有思路的时候,赶上了‘蓝火计划’,帮我们解决了根本性的问题。”衡水金太阳输送机械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周涛说,自从“蓝火计划”平台公布了公司的需求,有数十家高校到企业考察洽谈,目前,他们已经与中国矿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等4所高校签约6个合作项目。据该公司负责人介绍,每个项目每年将给企业增加产值3000万至1亿元,总计将超过3亿元。

“‘蓝火计划’不仅促进了校企、校地这种横向合作,同时也是纵向方面教育系统的工作导向,所以高校专家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涨。”中国高校技术转移中心衡水中心执行主任荆扬说。

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主任李志民表示:“这次设立的‘蓝火计划’产学研联合创新专项,不仅仅是科技计划项目,更是产学研合作项目。科学研究要接地气,技术成果要服务于社会。衡水专项推出后,不断有高校老师电话咨询,有的还专程到衡水与企业交流。”

“小火种”点亮大产业

工程橡胶产业是衡水市传统特色产业,市场份额占全国总量的60%,是中国最大的工程橡胶生产基地。“工程橡胶制品主要应用于铁路、公路、轨道交通、水利和建筑工程等领域。随着形势的发展,对产品的技术要求越来越高,衡水工程橡胶产业要想继续在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面临着转型升级、加强创新的巨大压力。”衡水市工业新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县宗说。

“我们公司想搞一个橡胶支座电磁加热技术,不是简单的用电产生磁,而是试图改变产生热的原理和传导热的工艺,解决以往传统的接触加热方式只能加热小的支座,对大型支座加热不均匀、不同步的问题。”衡水市丰泽工程橡胶科技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广恩说,他们曾经到以前合作过的大学咨询过,但是没有相应的科研成果,有的高校说可以试一试,但也表示会用很长的时间。于是他们把这个难题拿到了“蓝火计划”平台上公布,没想到居然有十几家院校和他们联系。他们最终选择与北大签约来共同研发这项技术。

科技创新使企业生产技术不断进步,为衡水市橡胶产业发展拓展了空间。目前,衡水工程橡胶的产业规模、产品种类、市场覆盖、技术专利等均居全国工程橡胶产业发展的前列,2014年已被批准筹建全国品牌建设示范区。国内工程橡胶产业中60%的新产品由衡水工程橡胶产业基地率先研制并投放市场;衡水工程橡胶产品共创国家专利产品418项,占全国同行业专利的70%以上;80余家企业获得了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办公室核发的生产许可证,占目前全国获证企业的半数以上。

“京津冀协同发展,必须协同创新。‘蓝火计划’就是搭建协同创新的有效载体。”衡水市市长杨慧说:“今后,我们要以基地、发布会、研究院站、网络平台等为具体抓手,探索一套虚实结合,软硬件互补的政府服务机制,让这种服务有平台,成系统,常态化,让协同创新成为企业的共识。我们有信心,‘蓝火计划’持之以恒地开展下去,‘蓝火’必将点亮整个衡水大地。”

在“蓝火计划”的推动下,衡水工业企业技改创新如火如荼,2014年全市共完成技改投资461.1亿元,增长27%,居全省第二位。其中高新技术产业投资增长63%,为历年之最高

不只是企业觉得“解渴”,对于高校来说,“蓝火计划”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不仅促进了校企、校地这种横向合作,同时也是纵向方面教育系统的工作导向,所以高校专家的积极性也非常高涨

有些技术难题不是一家企业的事,而是整个行业的共性问题。“蓝火计划”就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项目,带动一个个企业的转型升级,进而带动全市整个橡胶产业的转型升级

图① 河北省阜城县投资1.3亿元用于技术改革,年设计产能汽车灯具300万套。

郝红军摄

图② 衡水春风集团走科技创新之路,产品由传统的铸铁散热片发展到现在的多元化格局,市场占有率逐年提升。 李杰安摄

图③ 河北恒宇橡胶制品集团有限公司生产车间一角。 陈 康摄

图④ 衡水金太阳输送机械工程有限公司车间一角。 陈 康摄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