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2月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深潜技术如何照进产业现实
刘松柏

满载着国人期待的蛟龙号总是令人惊喜不断,前几年在陆续突破1000米、3000米、5000米深度之后,创下了7062米的最大下潜深度纪录。2013年以来,试验性应用航次紧锣密鼓地展开,足迹遍布太平洋、印度洋的多个海区。多次的海试和试验性应用航次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检验了设备性能、锻炼了潜航员队伍,而且还通过点、线、面调查,摸清了有关海区的海底环境,掌握了相关海区矿产、生物资源状况,获得了大量珍贵而丰富的样品和数据,奠定了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坚实基础。

成就有目共睹,然而,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我们已经迈出了走向深海的第一步,现实应用更值得期望,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们与国外还存在不小差距。

前不久,日本在全球首次实现海底可燃冰开采。他们通过采用特殊的技术把可燃冰转换成甲烷气体,带出海面,成为真正可用的能源。虽然我国也在海底找到了可燃冰,但目前这一宝贵资源并不能为我所用,蛟龙号及其他深海装备技术成果的价值并没有真正体现出来。这一点,在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中也体现得十分明显。2013年我国海洋经济统计公报显示,滨海旅游业、海洋交通运输业、海洋渔业等3大传统产业占去了主要海洋产业总产值的74.2%,海洋生物医药、海洋能源、海洋化工、海水利用、海洋盐业、海洋矿业等六大新兴产业只占到6%。

既然蛟龙号等深海装备能捕捉到深海生物、采集到深海矿产,为何相关产业却发展不够呢?这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后端的产业开发能力不足。以海洋生物医药产业为例,尽管在高温、高压、高毒环境下生活的深海生物资源极具开发价值,但因为开发技术实力有限,已开发出的产品多数停留在保健品阶段,其潜在价值并没有有效发掘。二是前端的勘采技术水平不高。我国向深海迈进的时间不长,还有许多关键性技术要去突破,产业界对蛟龙号的关注不仅仅是深度上的递进,更多的是如何提高作业能力与降低使用成本。后端应用不足导致提出的技术需求不够,制约了勘采设备和技术水平的提升;而工业化的勘采技术水平不高,导致勘采成本过高,影响了产业界的积极性。这两方面互为因果、互相强化,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低端锁定效应。

我国能源资源匮乏,面对如此丰富的海洋资源,不能得其门而入,确实让人扼腕叹息。如何解决?办法只有一个,赶紧行动起来,才能在业已开始的激烈的国际海洋竞争中抢得一席之位。实际上,新世纪以来,我国推进深海资源开发利用上力度相当大,2003年出台的第一部《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集中力量,力争在海洋生物资源开发、海洋油气及其他矿产资源勘探等领域有重大突破;2006年国家批准了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此后一系列与海相关的国家级区域规划出台,掀起了一股发展海洋经济的热潮;特别是党的十八大更是明确提出了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这些政策的出台,为我国深海资源的勘探开发利用提供了强大动力。

当前,当务之急是应抓住制约深海资源开发利用的关键环节,着力突破,一是加大对后端产业技术的支持投入力度,破解“有资源、无应用”的困境;二是有关企业也应积极投身到深海资源的开发利用上来,惟其如此,蛟龙深潜带来的产业前景才能变成现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