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大逻辑”下,中国经济新常态将呈现怎样的一幅图景?如何再塑发展新动力?近日,在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的“第六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与会专家学者围绕“2015:再塑发展新动力”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而激烈的探讨。
新常态对于中国经济而言,到底意味是什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伟提出,新常态是我国经济运行渡过增速换挡期、转入中高速增长后的一种阶段性特征。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符合后发追赶型国家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其实质则是经济发展迈向更高水平的新阶段。进入新常态,市场经济的广度、深度持续提升,市场力量进一步加强,经济发展能否顺利迈向更高阶段、更高水平,关键在于新旧动力能否顺利平稳接续。
新常态意味着新变化。如何适应这样的新变化,再塑发展新动力,是与会者激烈探讨的一个重要话题。对此,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刘世锦强调,近两年仍将是我国经济增长阶段的转换期。以速度论英雄的时代已经过去,“以质取胜”应当成为新常态下的大战略。
“转变政府职能对于再塑经济发展新动力具有全面而重大的推动作用”。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石军分析说,从纵向看,转变政府职能的速度,直接左右着再塑经济发展新动力的进度;从横向看,转变政府职能的幅度,直接左右着再塑经济发展新动力的广度;从经济发展新常态看,转变政府职能的力度,直接左右着再塑经济发展新动力的深度。
“正确认识新常态,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很好地区分发展环境的新常态和发展方式的新常态。”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看来,与发展环境的新常态相比,推动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发展方式的新常态,更加重要,更加根本,因为它不仅决定着我们能否在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经济发展环境方式改变的情况下,顺利实现从高速增长向中高速增长的转换,也决定着我们能否顺利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而成功跨入高收入社会。因此,现阶段我们必须把促进形成新的增长动力和新的发展方式作为中心任务,并通过加倍努力确保其成功实现。
在论坛上,与会者一致认为创新是新常态下再塑发展新动力的重要源泉。第十届全国政协副主席徐匡迪强调,创新驱动是实现新常态的关键。要跨过“新常态”这个“坎”,一是要依靠深化改革、制度创新,激发企业创新和人人创业的活力;二是要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用网络科技来蜕变传统业态,使农业、工业、商业都走上信息化、智能化的“快车道”,实现“弯道超车”,使国民经济产生一个质的提升。全国人大常委财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辜胜阻对此也持肯定的意见,在他看来,中国经济在新常态下,将面临人口城镇化、经济服务化、发展低碳化、产业高端化、社会信息化、经营国际化六大新机遇,迫切需要新动力,以创新驱动引领新常态。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双轮驱动”,创新与创业一体运行,市场之手和政府之手“双手”推进,创造新引擎和改造旧引擎,启动双重引擎。 文/本报记者 欧阳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