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千百年来,丝绸之路承载的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精神薪火相传。新常态下,在建设“一带一路”的进程中,我们应当坚持文化先行,树立文化引领经济的高度自觉,推动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文化的创新,通过进一步深化与沿线国家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促进区域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在中华5000多年历史中,和的思想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精髓。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开拓经营海上丝绸之路过程中,始终奉行和文化理念,为维护这条和平友谊之路作出了贡献。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应继承和文化传统,以和为灵魂,构建一条和平之路、互惠之路、文明之路,为沿途各国人民和人类社会福祉作出新贡献。要以和文化夯实相互尊重的思想基础,筑牢合作共赢的经济基础,巩固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增厚开放包容的文化基础,为海上丝路建设提供强大凝聚力和驱动力。
“和”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顺应了时代要求和各国人民加快发展的愿望,具有深厚历史渊源和人文基础。在海上丝路建设中,中国传统文化应发挥凝聚作用、推动作用,以和平、合作、和谐为内核的中华和文化,更应该成为海上丝路建设之魂。
中华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生存方式和精神家园,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培育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品格。
中华文化的核心精髓之一,就是以和为内核的文化传统。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中国国际友好大会上发表讲话中说:“中华民族历来是爱好和平的民族。中华文化崇尚和谐,中国‘和’文化源远流长,蕴含着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他在2005年一次讲话中还说,“这种‘贵和尚中、善解能容、厚德载物、和而不同’的宽容品格,是我们民族所追求的一种文化理念。自然与社会的和谐,个体与群体的和谐,我们民族的理想正在于此,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创造力也正基于此。” 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髓也蕴含于这种和谐思想中。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高度概括了中华“和”文化的深刻内涵。
在中华5000多年历史中,和的思想源远流长。和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出现。《易经》中和字有和谐、和善之意。《尚书》中的和是指社会、人际关系矛盾冲突的处理,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方法。春秋时的《国语·郑语》称:“夫和实生物,同则不继。”意思是说不同事物、阴阳差异,相和则万物生,完全同一、无差别的东西则无以所生、无以为继。其中包含了矛盾多样性统一,才能生生不息、才能繁荣发展的思想。
先秦时期,和的概念为中华各学派所认同和普遍使用。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并强调:“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论语·子路》)既有差异,又相和的事物,通过互济互补,才能达到统一与和谐,自然界如此,人类社会也如此。道家创始人老子提出“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认为道蕴含着阴阳两个相反方面,万物都包含着阴阳,阴阳协调构成和,和是天地万物生存的基础。墨子认为“离散不能相和合”是天下不安定的原因,和则天下安,和则人心顺,是处理人与社会关系的根本原则。《易传》中说“保合太和,乃利贞”,认为保持完满的和谐,万物就能顺利发展。
秦汉以后,和的思想随着中华文化融合发展的趋势,更广泛地体现到文化发展各方面。不仅世俗文化各家各派讲和,而且宗教文化各宗各门也讲和。在这样的文化氛围下,中华文化各流派在保持各自特色的同时,积极地相互借鉴,相互吸取,融合汇通,由此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这是中华文化一个很大的特点和优点。和的思想在这个过程中被普遍认同,成为中华文化的精髓。
应当指出,中华文化中的和并不是否认矛盾、差异和必要的斗争。和本身就是矛盾的对立统一体,是矛盾、差异和斗争在相互依存、相互吸取中的融合统一。和并不否认不同利益主体和利益诉求,而是强调不同主体和诉求,要在相互理解和交流中求大同、存小异,而不是一味斗争破坏共存发展的基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历来崇尚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友好和平。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始终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的价值观。中华民族以和为贵,与人为善,主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些观念代代相传,深深植根于中国人的精神中,深深体现在中国人的行为上。渴望和平、追求和谐,始终是中华民族的精神特征。中国人在对外关系中始终秉承“强不执弱”、“富不侮贫”,主张“协和万邦”,提倡“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主张吸纳百家优长、兼集八方精义。
在近代历史上,中华民族屡遭外来势力入侵和奴役,中国人民深知和平弥足珍贵。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拥护国际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社会主义制度的性质和价值取向决定了新中国决不以损害别国利益来实现自己的发展,而是以和平方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一贯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从来都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坚定力量。1955年,中国与印度、缅甸等国一起提出了著名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用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以合作方法实现共同发展,为世界和平作出了重要贡献。自上个世纪70年代末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建设自己国家过程中,既利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发展自己,又以自己的发展促进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努力争取互利共赢的结果,成功地走出了一条与本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适应的和平发展道路。30多年的实践证明,由于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通过这条道路,中国人民正努力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并以自身的发展不断对人类和平进步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和”文化是海上丝路的历史传统
海上丝绸之路的历史源远流长,据有关记载,早在公元前140年,就有中国海船带了大批黄金和丝织品,途经今越南、泰国、马来西亚、缅甸,远航到黄支国(今印度康契普拉姆)去换取上述国家的特产,然后从斯里兰卡返航。中国丝绸就此传入世界其他国家。两千多年来,中外先民共同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使之成为古代东西方贸易往来和文化传播的主要通道。
自古以来,中外人民共同建设的海上丝绸之路,就是一条和平友谊之路,充分体现了中华和文化对这条国际海路的深刻影响。最初,中国统治者推动开拓这条海路,只是作为“敦睦邦交”的途径,希望以此交通各国、扩大政治影响,因而在与各国交往中,基本上是多予少取。各国派使节和商人与中国来往,也多为表达友好,并献上礼品以求得到更多赏赐。后来,随着海上人员来往的频繁,特别是民间贸易通商的扩大,各国商人船主穿梭其间,相互交易,海上丝绸之路经济上的意义才不断提高。
和文化对海上丝路的影响,最有代表性的是郑和下西洋。600多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由200多艘海船、2.7万多人组成的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中国船队,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七次往返,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没有殖民,没有掠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先进科技和先进工艺,进行的是公平交易,传播的是友谊、和平与文明。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半个多世纪后,欧洲人开辟了新航线,但伴随的是血与火、刀与剑。从早期的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后来的英国、德国、俄国、日本和美国的开拓者,无不以武力开路、以掠取财物暴利为目的。不同时期的西方强国为了获得资源、人口和市场,展开了对海洋的争夺,引起了一次又一次战争与冲突。西方入侵者携坚船利炮对东方民族进行殖民和掠夺,给沿途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这与海上丝绸之路传统有着天壤之别。
我国民间的海洋信仰,也反映了和文化对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深刻影响。我国沿海人民信仰的海神,是被称为“海上圣母”妈祖,她慈爱、宽厚,充满着母性温柔,象征着顺利、安全、幸福与希望。而西方神话中的海神波塞冬则喜怒无常、脾气暴躁,引起人们恐惧和敬畏。妈祖作为我国人民的海洋信仰,反映了和文化对中华海洋文化的深刻影响,对海上丝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华民族在两千多年开拓经营海上丝绸之路的过程中,就一直奉行和文化理念。今天的中国已经成为在世界上有重要影响的大国。仍然把“和”作为对外交往的价值取向和基本原则。中国领导人在国际场合多次宣示,中国选择坚定地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以和平的方式实现自身的发展,同时又以中国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和共同发展。去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大会上讲话中说,中国的发展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和平和进步,“中国是一只和平的、可爱的、文明的狮子。”他在访问东盟国家前回答记者时说:“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了兼爱非攻、亲仁善邻、以和为贵、和而不同的理念。中国奉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对亚洲繁荣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
今天,人类社会已进入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理应继往开来,继承和文化传统,构建一条和平之路、互惠之路、文明之路,造福沿途各国人民和人类社会。以和文化支撑和推动海上丝路建设,适应了新的时代条件、符合中国自身发展要求、顺应了世界各国人民求和平、谋发展的愿望,是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必然要求。
发挥“和”文化在海上丝路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勇于担当的大国责任和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实际行动,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和文化在今天的延续和发展。在新的海上丝路建设过程中,要大力弘扬和发挥和文化的积极作用,用好和文化的历史符号,以“和”为魂,以和平、友谊、合作、发展为要义,让中华和文化在21世纪放射出更大光彩。
要以和文化夯实相互尊重的思想基础。中华和文化崇尚相互尊重,倡导讲信修睦、亲仁善邻、厚德载物,主张和谐万邦、兼爱非攻、和而不同。“和而不同”就是不强求完全同一、完全一致,而是相互理解、相互合作、相互认同,因为有差异的和事物能更好发展,无原则的同则难以为继,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人与人之间不需要因为求同而失去自我,国与国之间也不需要为了联盟而失去原则,更不需要弱国服从强国、小国追随大国,而是要不分强弱大小,相互尊重、友好相处,真诚相待、互帮互助。“以心相交者,成其久远。”你了解我,我懂得你,道理就会越讲越明白,事情就会越来越好办。中国一贯主张,国家无论大小、贫富、强弱,都是国际社会平等一员。世界上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发展模式,也没有一成不变的发展道路。各国应该尊重彼此自主选择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的权利,尊重各自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改善人民生活的探索和实践,坚定对对方战略走向的信心,在对方重大关切问题上相互支持,牢牢把握友好合作的大方向。要在各国人民中广泛传播和平友好、合作共赢的理念,增强讲信修睦、相互尊重的正能量,不断夯实和巩固友谊合作的思想基础,使海上丝路沿线各国成为和睦相处的好邻居、同舟共济的好朋友、休戚与共的好伙伴。
要以和文化筑牢合作共赢的经济基础。中华和文化崇尚合作共赢,倡导“计利当计天下利”、“和气生财”,强调“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主张机会均等、利益共求、成果共享、互利互惠。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亚欧各国经济发展都不同程度受到影响,有的国家仍然处于困难期,有的进入调整期和恢复期。建设海上丝绸之路,能够使亚欧各国经济联系更加紧密、相互合作更加深入、发展空间更加广阔,从而为走出危机、加快复苏、实现新的繁荣发展创造有利条件。要大力弘扬传承和文化精神,把海上丝路建设成为合作共赢的强大纽带,通过更加紧密的互惠合作,实现联动式发展,谋求更多的发展机遇、更有利发展条件,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为各国人民谋福祉,为世界未来谋和平。
要以和文化巩固和平稳定的政治基础。中华和文化崇尚和平稳定,主张以和为贵、与邻为善、恭敬谦让、同甘共苦、守望相助,倡导共同维护安全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安全稳定的环境是互利合作、实现共同发展的前提。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都面临加快发展的历史任务,都需要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共同肩负着维护和平稳定的责任。历史上,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各国风雨同舟,共同为海上丝路经济的发展作出了贡献。近年来,我们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抗击各种自然灾害的斗争中并肩奋斗、携手前行,形成了强大合力。当今的世界并不平静,各种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威胁是极大挑战,一些极端势力威胁世界和平,任何一个国家都难以独自应对。要大力弘扬和文化精神,不断强化各国命运共同体意识,共同应对安全威胁,共同打击破坏稳定的极端势力,共谋稳定、共求和平,为建设一条安全、繁荣、文明、富裕的海上丝绸之路奠定良好基础。应该摒弃冷战思维,坚持倡导综合安全、共同安全、合作安全的新理念,把“海上丝绸之路”打造成为和平之路、安全之路、友谊之路、合作之路。
要以和文化增厚开放包容的文化基础。中华和文化崇尚开放包容,倡导海纳百川、尊重文明的多样性,鼓励各种文化相互交流,各种文明和谐共存。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中国和海上丝绸之路各国人民共同创造了丰富多彩、享誉世界的辉煌文明。这条满载财富之路,同时也是充满文明多样性之路,为各种文明相互学习、相互借鉴、相互促进提供了重要舞台,各种文明在相互影响中融合演进,对推进人类文明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要在深厚的传统文化交流基础上,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夯实各国相互交流合作的社会根基,支持不同文明和宗教对话,开展更多的国家和地方文化交流合作项目。海上丝绸之路沿线有50多个国家、200多个民族,每个国家和民族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中亚地区又是伊斯兰、斯拉夫、中华、印度四大文明的交会处,身处不同文明的亚欧各国人民弘扬包容互见的和文化精神,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和睦共处,就一定能用智慧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和文化的弘扬和发展要从一点一滴做起,从具体事情做起。要加强民间文化交流,以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不断滋养和文化的社会土壤,为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提供强大的凝聚力、驱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