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版:创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2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公益创业青年期待资金支持
本报记者 陈小力

在近日举行的青年恒好公益创业行动(2014)成果发布会上,首个《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发布。这份报告是由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等5所大学的教授及公益组织机构的相关专家组成的课题组,根据对国内144个公益创业项目的调查问卷,形成的我国首部青年公益创业报告。该报告主笔、湖南大学中国公益创业研究中心副主任汪忠表示,报告旨在总结中国青年公益创业的现状,有针对性地收集公益创业的问题,并研究相关解决方案,更好地扶持和鼓励青年公益创业的发展。

公益创业“挑战自我”

曹军是一位视障者,他创办的北京保益互动科技公司致力于“能让手机说话”,可解决盲人无法通过触屏打电话的问题,2014年,公司盈利还不到6800元。他告诉记者:“我多支撑一年,就能够多解决3万至5万盲人的‘看见’问题。如果我多支撑5年,说不定就能够再多解决100万盲人同样的问题。”

谈及公益,恒源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忠伟感触很深:“如果我们懂得自己做的事情是政府、企业、社会三方需求的事情,只有让3个点交汇,能量才能够彻底释放出来。”KAB创业教育中国研究所所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李家华认为,青年公益创业的两个难点亟待解决,即对社会问题的深度关注和公益创业者自身的难题。

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是我国开展公益创业活动最为活跃的群体。公益创业组织领导人或者创始人中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岁至30岁,占受访者的88%。

重在履行社会责任

21岁的北回归线爱心协会理事长王方圆曾去边远贫困地区给小朋友捐书包,但小朋友告诉他:“我们已经有8个书包了。”这让他很感慨:留守儿童到底最需要什么帮助?在了解边远地区儿童需求后,他和伙伴们在云南和贵州的一些贫困地区建立了乡村图书馆,给留守儿童带来了阅读的快乐。

公益创业因双重属性,比一般创业要艰难得多。大部分公益创业组织的存在以社会使命为前提。在参与调查的144个公益创业项目中,有119个公益创业组织把社会使命或环境保护作为创业主题。72%的公益创业青年认为,与传统的商业企业相比,公益创业组织在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具有显著优势。

调查发现,公益创业较为活跃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这一方面得益于这些城市的政府对公益创业的积极引导和扶持,提供政策和资金的支持;另一方面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有紧密关系,相应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期待专项教育和扶持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邓汉慧教授发现,我国青年公益创业中存在公益创业组织小微化、创业主体弱势化、公益创业组织市场化运作效率低、可持续发展性不强等问题。

在接受调查的公益创业组织中,43%的项目虽然已经启动,但尚未注册法人。公益创业组织普遍规模较小,启动资金规模大部分都在10万元以下,受访的144个项目中,有113个的人员规模都在30人以下。

公益创业青年希望政府提供哪些创业扶持?调研显示,资金支持占80%,公益孵化基地占59%,税费减免占54%。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