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版:特别报道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2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多些雪中送炭 少些锦上添花”
——访国家行政学院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龚维斌
本报记者 佘 颖

记者:去年社会体制改革领域还有一个亮点,就是信息网络的应用,例如民心网、北京市团结湖街道的智慧型社区治理、南通市的网上基层社会治理平台等。社会治理过程中,该如何利用好新媒体平台?

龚维斌:飞速发展的互联网是社会治理的手段,也是社会治理的对象。网络是一个好工具,能开展网上就医、网上动员、网上管理等工作,可以极大地方便政府、社会组织和群众之间的沟通。但是,信息化、数字化形成的虚拟社会,其中不乏非理性的声音甚至是谣言,需要规范。需要注意的是,还有很多地区不具备网络治理的条件。基层治理需要大量的社区工作者,而专业的社区人才、志愿者等,又是我们现阶段极其缺乏的。相关部门应该考虑为他们设置合适的岗位,提供畅通的上升通道和合理的薪酬待遇,才能留住人才。

记者:2015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社会体制改革领域还有哪些值得关注的重点?

龚维斌:我认为,今年城市社区治理应该进一步加强。社区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它直接为居民服务,如失业人员养老金的发放,各种惠民政策的下达,各种居民事务的登记等,已经不再是当年简单的居委会工作。要跟上人们物质文化生活的进步,社区管理面对更多的挑战。

农民工、流动人口的服务管理不仅是今年,也将是未来一段时间的重点。随着城镇化继续推进,农民工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的就医、居住、子女入学、选举与被选举等政治权利的实现,还需要更妥善的处理。

社会矛盾的预防化解机制应进一步完善。随着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发展进入转型期,社会矛盾纠纷多样多发将成为常态。要尽快健全完善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系,把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

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应该加快步伐。随着我国进入经济新常态,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财政收入难以维持前些年的高增长。所以,公共服务要贯彻中央提出的“守住底线、突出重点、完善制度、引导舆论”的民生工作思路,坚持尽力而为与量力而行相结合,多一些雪中送炭,少一些锦上添花。社会保障制度要致力于保障公平性、适应流动性,实现可持续。

3 上一篇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