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每年至少投50亿美元支持癌症研究,成果产出却十分缓慢。看上去“失败”的研究人员却没有因此而受“白眼”或者被终止资助。他们有价值的新想法依然能得到政府的大力支持。在英国,有企业规定,如果员工在一年之内没有“合理失败”过一次,将会被解雇,因为他们认为没有失败就证明员工在岗位上没有创新。由此可见,在科技创新越活跃的地方,“失败者”的地位也会越高。
这些年,我们国家在科技创新方面的投入不断增加,人们对成果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因此,尽管“宽容失败”被一再强调和号召,对“失败”的偏见依然以种种形式存在于观念和制度中。为了加快创新驱动的步伐,我们对“失败”的态度,不应该仅仅放在受“宽容”的被动位置上,而是应该放在跟“成功”一样的位置被关注、被研究,真正让“失败者”直起身来。
让“失败者”直起身来,需要我们正视创新的规律。任何创新活动都是要挑战旧事物,建立新事物。这个过程势必会有很多不确定的风险,甚至会受到旧事物的重重干扰,失败自然难以避免。可正是通过失败,创新者才能积累经验,进一步明确走向成功的方向。善败者不亡,很多失败往往给人们开拓了更多通往成功的捷径。
让“失败者”直起身来,需有我们给创新更多耐心。失败是个动态定义,往往界定于一个时间段、一个目标、一种价值取向,并没有永恒不变的失败。因此,我们要有更加包容的机制,给科技创新更多耐心,让创新者能够卸下沉重的时间压力,真正潜下心来释放更多创新活力。
让“失败者”直起身来,需要有专业的评估机制。人们对“失败”的偏见往往来自于“失败”与失责、失职、失误等的混淆不清。因此,我们需要有专业的评估机制,为合理失败正名,要让真正勇于探索的创新者哪怕“失败”,其辛勤付出依然能得到肯定和回报,不会因此挫伤前进的动力。
让“失败者”直起身来,是为了更好地审视失败,充分挖掘失败的价值,从中获取走向成功的滋养,激发进一步探索的动力。正视失败、应对失败,既需要个体观念的革新,也需要全社会的系统合力。
当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浪潮涌起,更多人会走向成功,也会有更多人面对失败。我们需要用理性智慧的态度审视失败,用专业灵活的机制应对失败。只有让“失败者”直起身来,中国创新才能真正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