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海洋经济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依靠海洋科技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为越来越多的涉海企业、沿海城市的共同选择
为蓝色经济装上科技心脏
本报记者 沈 慧

要推动海洋经济向质量效益型转身,必须以培育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为重点,提高海洋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化能力。“当前新一轮的海洋竞争已完全不同于以往任何一次海洋竞争,海洋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在未来的海洋竞争中将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科学院海洋领域战略研究组发布的《中国至2050年海洋科技发展路线图》这样表述。

科技助推新兴产业崛起

看似不起眼的海带能串起一条产业链?没错。在明月海藻集团,这样的故事就真的上演了:

晒干的海藻经过浸泡、破碎、提取、净化漂浮,提取出海藻酸,进而制作成不同种类的海藻酸盐;漂浮后的废渣,“摇身一变”成了海藻有机生物肥;浸泡液净化后,有了食用有机碘及盐藻多糖……

能够轻松做到这一切,明月海藻的“秘密武器”是科技。“多年来,明月海藻心无旁骛地做一件事,就是持续不断地通过投入技术研发,把看似不起眼的小小海藻‘吃干榨尽’。”明月海藻集团总裁李同玉说。

市场印证了李同玉的眼光。一吨海带的市场价是0.8万元,经明月海藻公司深加工,变成海藻酸盐医用敷料,市场价值提高了近300倍,达到240万元。借力科技,目前明月海藻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已达25%,成为全球最大的海藻生物制品企业。

明月海藻的成就不是孤例。如今,依靠海洋科技延伸价值链,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成为越来越多的涉海企业、沿海城市的共同选择。

《新华海洋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14》显示:海洋科技发展与海洋经济发展具有高度相关性。近年来,通过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我国海洋科技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创新指数报告同时显示,2013年我国海洋科技创新子指数为113.0,比2012年增长4.4;2013年海洋科技人员为32349人,比2010年增长9.0%;海洋科研经费投入也逐年提升。

“十一五”时期,我国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为54.5%。按照《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海洋科技对海洋经济的贡献率要达到60%以上。《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08年-2015年)》也提出,到2015年,科技成果转化率提高到50%以上,取得一批海洋产业核心技术。

正是意识到海洋科技蕴藏的巨大经济潜力,各国纷纷出台海洋产业规划,加大对海洋高技术产业化的投入。业内专家认为,近年来我国海洋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海洋经济增速放缓,今后要充分发挥科技的撬动作用,推动海洋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与此同时,国际海洋开发活动的新趋势也对当前海洋经济发展提出了新挑战。“科技高度决定探海深度,随着深海油气、深海基因和国际海底资源等勘探开发技术的进步和新资源的发现,沿海国家纷纷出台海洋科技和产业规划、加大海洋科研投入。我们要抓住海洋产业变革和科技革命的战略重点,加快提升我国海洋科技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国家海洋局前局长刘赐贵说。

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

科技兴海是涉及政、产、学、研、金、用的系统工程,要建立健全促进创新驱动的科技兴海体系和制度,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数据显示,当前科技创新对海洋经济的引领作用愈发明显。以海洋新兴产业为例,近年来,我国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增速远高于同期海洋生产。2013年,海洋生物制品和医药业保持持续较快发展,实现增加值224亿元,年均增速25.26%;海洋电力业实现增加值87亿元,年均增速48.8%;海水利用业实现产业增加值12亿元,年均增速7%。

“尽管这些年我国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较快,但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其产业规模仍较小。”国家海洋发展战略研究所研究员刘明坦陈。据统计,2013年,海洋生物医药业、海水利用、海洋电力这3个海洋新兴产业增加值占海洋生产总值的比值仅为1.4%。

与此同时,海洋开发过度与总体开发不足并存的现状也让刘明甚感担忧。“以海洋油气业为例,由于科技能力远不能满足需要,近10年,我国新增石油绝大部分来自近海海域,而远海海域基本上还处于潜在开发状态,海洋油气资源勘探开发深海战略才刚刚起步。”

在他看来,海洋科技创新引领和支撑能力的不足,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我国传统海洋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以及海洋新兴产业的发展。以青岛为例,该市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不足20%,海洋生物产业转化率仅为8.6%,上海的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也不高,在25%左右。

对此,国家海洋局副局长陈连增并不讳言:“目前我国科技兴海工作仍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一方面,海洋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水平还需加强;另一方面,市场在推动海洋科技成果转化中承担的功能也有待进一步挖掘和提升。”

如何让科技更好服务于我国海洋经济发展?专家建议,海洋科技界、产业界和用户等积极联手,瞄准制约海洋产业发展的瓶颈环节和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全球海洋环境保障服务等重大科技问题,实现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关键装备的自主化,制订一批重大海洋标准,注重边研究边转化应用。与此同时,依靠海洋科技创新,集中优势资源,做大做强具有良好基础的海洋新兴产业,加快海洋可再生能源、深远海资源开发等技术商业化,推动传统海洋产业开发方式转变。

记者了解到,2014年底,国家海洋局再次批准建立青岛海洋新兴产业示范基地、厦门海洋生物产业示范基地、广州南沙新区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至此,我国国家科技兴海产业示范基地数量增至7个。

近日,国家海洋局将会同科技部等有关部门,共同编制《全国科技兴海规划纲要(2016—2025年)》。根据《规划》,未来科技兴海工作,将坚持以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为主线,以发展海洋高技术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海洋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提高海洋产业国际竞争能力为着力点,大力推进企业海洋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大幅提高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率和科技贡献率。

在陈连增看来,科技兴海是涉及政、产、学、研、金、用的系统工程。新形势下,要建立健全促进创新驱动的科技兴海体系和制度,打通从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的通道。

“除了大力引导建立金融、社会、创投资金等多元投入机制,支持完善服务于科技兴海的财税政策和金融创新外,《规划》还将努力强化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海洋创新链、产业链、应用链之间多种形式的紧密合作机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海洋科技成果评价和技术转让机制,提高科研人员进行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陈连增表示。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