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文化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5年1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票房背后的力量角逐
——专访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管理局局长张宏森
本报记者 金 晶

2014年,中国电影发展令人振奋,总票房达到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比2013年的增长率高出近10个百分点,净增票房78.7亿元。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并在不断缩小与北美市场的差距,迸发出强劲活力

国产影片票房占总票房的54.51%,应对进口片挑战的能力在增强

产业迸发强劲活力

记者:新年伊始,中国电影交出一份漂亮成绩单。如何评价2014年中国电影市场和电影产业的发展?

张宏森:2014年中国电影的发展令人振奋。有几方面的数据能很好体现去年电影市场的亮点:

一是2014年中国电影总票房达到296.39亿元,同比增长36.15%,比2013年的增长率高出近10个百分点,净增票房达78.7亿元。2010年时,中国电影票房仅为100多亿元,2013年刚突破200亿元,2014年就站到了300亿元的门口。这样快速的增长,超出了人们的预期和经验判断。

二是国产影片票房占到总票房的54.51%,稳稳占据半壁江山,说明国产片应对进口片挑战的能力正在增强。要知道,2014年,《变形金刚4》、《星际穿越》等好莱坞大片密集推出,且绝大部分都进入了中国市场,好莱坞电影在全球市场占比平均超过70%。在这样的背景下,国产影片在国内市场还能占据相对主体地位,获得161.55亿元的票房,确实来之不易。

中国电影的快速发展,还体现在影院建设和观影人次的快速增长上。2014年,全国新增电影院1015家,这意味着每天约有3家电影院开门营业,每天增加约15块银幕。全年城市影院观众人次比上一年增加1.5亿人次,达到8.3亿,同比增长34.52%。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电影市场,并在不断缩小与北美市场的差距,电影业迸发出一股强劲活力。2014年全球票房为375亿美元,美国占27%的市场份额,中国占13%,比2012年提升5%。英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澳大利亚和俄罗斯等8个国家的票房占比均不超过5%。我国电影市场取得的成绩令人振奋。

大电影生态将加速富有活力的东方电影市场景观的呈现

文化魅力凝聚人心

记者:中国电影产业的强劲发展不但聚集着全社会的目光,也吸引着很多行业与其融合发展。2014年,电影产业的自身改造,以及与互联网、金融、科技等领域的融合发展令人感触颇深。您认为我国电影产业的发展趋势是怎样的?未来大电影产业的生态将呈现出怎样一番情景?

张宏森:一个产业只有迸发出一种强劲的活力,才能够吸引其他关联产业与其接近和融合。2014年,电影产业和几个系统都发生了密切关联,譬如以BAT(百度、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行业进军电影界,参与到制作、发行等诸多环节。2014年,《关于支持电影发展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出台,银行业向电影领域放大了开放的幅度,与电影产业开展了大范围合作,为电影产业提供了版权抵押融资等多种形式的金融支持。科技方面,2014年,国家投入3亿元支持6家国有重点制片基地发展,包括新兴技术的升级改造。另外,我们对高新格式影片一直实行补贴。

关于大电影生态在未来的呈现,第一个场景是一个新兴电影市场的崛起。中国正在从电影大国向电影强国迈进,中国电影产业正在经历从发展关键时期向“黄金十年”的跨越,中国电影市场将成为和北美电影市场同等重要的、影响世界电影格局的市场。不久的将来,中国电影市场将呈现出巨大而富有活力的景象。

第二个场景是电影生态系统的成型。中国电影产业将以版权为核心关联起许多产业,形成一个庞大的产业系统。以电影版权为核心,通过拉动电视版权、网络版权、游戏版权、衍生品版权的发展,电影产业将辐射带动旅游项目消费、餐饮消费、购物消费等的快速发展。电影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率将越来越大,关联领域越来越广。

第三个场景是拉动就业。每一部电影的拍摄都提供大量直接就业岗位。用人最少的剧组提供岗位一般不低于200人,大剧组则要动用几千人,譬如《太平轮》剧组前期人员就超过1000人。去年,我国拍摄各类影片约800部,这些就业数据累计起来相当可观。而每增加一个影院,提供的就业岗位保守估计也在30人左右,建设影院同样需要人工完成,此外还有相关餐饮、停车等配套服务人员。现在,中国电影业直接拉动的就业岗位约为50万个,美国约为150万个,我们相信有一天中国也会达到并超越这一水平。

最重要的是电影还有凝聚人心的文化魅力。电影是聚集性的集体观赏仪式。当大家聚集到影院坐下,一束光打在大银幕上,银幕之光和人们的心灵之光就进行“光合作用”。好的影片能让观众的情感得到释放,价值得到升华,获得审美和娱乐的双重消费体验。这也是电影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

中国电影业未来将呈现出开放竞争的市场格局

“内容至上”潜力可期

记者:中国电影未来发展潜力在哪里?2015年,中国电影产业有哪些新的期待和关注点?

张宏森:我们对电影产业的前景充满信心,中国电影市场远远没有达到天花板。

首先,中国现在城市人口是美国的两倍以上,而电影银幕数远远少于美国,有继续增长的巨大潜力。

其次,中国城镇化进程的推进为电影市场创造了更加有利的空间,为电影产业带来福音。文化消费是城镇化进程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电影又是文化消费中最直观、最简洁、相对廉价的消费模式,因此也将成为城镇化过程中最为活跃的消费模式之一。

重要的是,将来电影产业会有大量的优秀作品做支撑。这些年,中国电影创作与时俱进,类型品种不断丰富,质量水准不断提高,人们需求不断得到满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不断创新讲述中国故事的方式方法,不断提高艺术质量和水平,电影作品今后将更加百花齐放,更有亲和力和喜闻乐见,更接地气,传播正能量。

中国电影业还将呈现出开放竞争的市场格局。目前,我国以分账形式引进进口片的配额已提高到34部,基本上已把好莱坞质量较高的大片都引进来参与票房竞争。今后,随着开放竞争格局的日益扩大,电影市场比拼会愈加激烈,对提高影片水准的需求也会越来越强烈。相信未来,国产电影将在开放竞争环境中不断增强自身实力,提高质量和水平,同时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电影走向世界舞台,同世界对话。

在合拍片上,2015年我们将继续鼓励扩大合拍项目,加大对外合作力度,通过合拍扩大双方市场,学习技术经验,传播中国精神和中华文明。目前,我国已经和10个国家签署了合作拍摄协议,还将与更多国家开展合作。

提到2014年电影业并购热潮,我们认为2015年还将持续。未来的目标是打造一批成规模的、有集成化功能的、产业链完整的大型电影专业公司,适应中国电影产业和电影市场发展需要,这也是电影业发展的必然趋势。此外,各类资本也将进入电影业,紧紧依靠内容这张“王牌”,增加电影公司的艺术含金量、产业完整性和市场成熟度。电影需要资本助力,但过于逐利的资本只是个案,不是普遍现象,也不会成为普遍现象。这是由电影的创意产业属性决定的,即“内容为王”。前面我们也提到,未来电影市场竞争将更加开放而激烈,观众的观影选择也将日益成熟,那些没有优秀内容支撑的电影注定会被市场淘汰,越来越多制作精良的优秀影片将脱颖而出,获得市场认可。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