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版:环球 上一版3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2014年12月3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汽车热销有隐患
□ 李春霞

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1月份美国汽车销售量(年化)高达1710万辆,平均每位购车者的支出也高达3.375万美元,达到美国汽车消费史上的峰值。作为美国经济的重要支柱,汽车销售的创纪录攀升虽对拉动消费、促进经济复苏是利好因素,但其背后潜伏的危机与负面效应也在悄然蔓延。

美国当前的汽车热销现象是多重因素叠加所致。首先,车贷的低门槛促使贷款买车者的比例大幅攀升。由于美国房贷、信用卡消费等领域贷款门槛高企,致使相关贷款额至今低于危机前水平。其中,房贷门槛的高设更是把大量美国消费者拒之门外。但是,车贷在美国各类贷款中门槛最低,且贷款期限大多从以前的3年延长到了目前的5年左右。此外,大量金融放贷机构对房地产市场违约风险都有一朝被蛇咬的恐惧,纷纷优先考虑汽车贷款业务,无形中刺激大量美国消费者涌入汽车市场。

其次,石油价格在低位徘徊也在很大程度上提振了汽车销售。当前,美国汽油价格已经从6月份的3.70美元/加仑,降到了现在的2.75美元/加仑,降幅达四分之一。受汽油价格低廉影响,本轮购车热潮中,皮卡、SUV等高耗油车格外受青睐。因这类汽车不仅能满足美国人酷爱气派大车的心态,其利润率也远高于一般汽车,因而各大汽车销售商倾力推销,推动销量直线攀升。另外,美国消费者现有汽车大多进入老化阶段,平均车龄都在11年左右,亟需更新换代,这也是汽车销量暴涨的原因之一。据多家权威机构预测,本轮购车热潮将延续到2015年下半年。

尽管汽车销售量大幅攀升利好美国经济增长,但各种潜在的风险也在不断累积并持续发酵。其中,最大的潜在风险莫过于车贷领域的次贷隐患。统计显示,汽车次贷已占美国整体汽车贷款的20.4%,而且还有加速扩大之势。截至目前,美国汽车金融公司的车贷业务已超过汽车生产,成为汽车制造商的最主要利润来源。由于汽车销售业的唯利是图及监管不严,使得那些根据正常标准得不到汽车贷款的人,现在也能轻而易举获得车贷。眼下,很多消费者在购买汽车时已经是零首付,或者首付很少就可以把车开走。由于这些消费者的信用等级不高且正在持续下滑,已为汽车金融行业埋下潜在的财政危机。

一般情况下,汽车金融领域有着一条公认的“安全线”,即渗透率(汽车贷款在总体购车消费中所占的比例)在44%左右属于安全区间。在美国,92%的汽车销售都是信贷消费,这种消费方式决定了经济一旦不景气,坏账就会马上出现。同时,从中长期看,美国利率上调只是早晚的事,极易引发汽车次贷消费者无力还贷等问题。一旦汽车次贷出现当年房地产市场崩溃前的状况,由于消费者无力还贷导致资金链断裂,累积到一定程度后势必爆发大规模信用危机。届时,不仅银行呆坏账会大幅增加,大量车行、汽车厂家都可能面临困境乃至倒闭,甚至会诱发资本市场恐慌,继而拖累美国整体经济复苏。

美国是汽车轮子上的国家,汽车工业在美国经济中的占比为3.5%,2012年的雇员总数已高达78.6万人。有机构估计,美国汽车行业当前的雇员总数已接近100万人。有鉴于此,倘若汽车次贷危机爆发,对于美国经济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

另外,油价颠簸乃至大幅波动也在所难免。倘若油价大幅上涨,驾驶高耗油车的消费者势必削减一定比例的刚性消费需求,把这部分钱花在开车加油上,造成总体消费低迷,这对消费占经济总量70%的美国来说,无疑是一大隐患。

由此看来,尽管美国汽车业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将会一路高歌,但也伴随着巨大的风险。为避免房地产崩盘危机在汽车业内重演,美国应及早采取相关应对之策。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