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2月,李长春同志的新书《辽沈大地改革潮——20世纪80年代振兴辽宁的探索与实践》与读者见面。这是继去年12月长春同志首部著作《文化强国之路》出版后的又一部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著作,书中收录了从1982年到1990年长春同志在辽沈工作期间的一些重要文稿,生动展现出当时辽沈大地改革开放的鲜明特色。为何要在此时推出这部著作?在图书的编辑过程中又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带着这些问题,记者专访了人民出版社社长黄书元。
记者:本书的编辑出版是何时决定的?为何要推出这部著作?
黄书元:去年12月长春同志首部著作《文化强国之路》出版时,他在辽宁工作期间的文稿收集工作也已开始了一段时间。今年年初,我们商议启动了文稿的编辑工作。
长春同志1966年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分配至沈阳市开关厂,从1980年担任沈阳市机电工业局副局长直到1990年6月从辽宁省省长这一岗位调任河南,这20多年最为宝贵的时光都是在辽宁度过的。
上世纪80年代,正是中国改革开放披荆斩棘、筚路蓝缕的探索阶段,改革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也是当时国家最为急迫的首要任务。长春同志从沈阳起步,从改革入手,成为引领当地改革大潮的改革者,并因此在1986年被《半月谈》杂志评选为国内十大新闻人物。
到中央工作后,长春同志高举改革旗帜,兴利除弊,着力推行文化体制改革。可以说,李长春是一位坚定的改革者。从这个角度讲,选编长春同志在辽沈工作期间的文稿,是了解上世纪80年代改革和他本人改革思想的重要起点,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在当前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时刻,该书的出版发行具有怎样的意义和价值?
黄书元:上世纪,辽宁是我国东北传统工业基地的排头兵,也是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这里面临着开启和推动改革的艰巨任务。1984年,国务院批准沈阳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实行计划单列,赋予省级经济管理权限。按照中央的决策部署,沈阳大胆探索城市改革路径,在企业改革中推行行之有效的租赁制、股份制、转让制和承包经营责任制等,还颁布了全国第一部企业破产法,实行全国第一家企业破产试点,在破解城市改革发展难题方面创造了许多新鲜经验。1988年,中央作出扩大辽东半岛对外开放的战略决策,辽宁立足本地实际,修建了被誉为“神州第一路”的沈大高速公路,推进了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建设,全方位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在国有企业改革、财政金融体制改革等多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
回头看,辽沈大地干部群众根据中央精神,结合当地实际,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进行的破立并举的改革实践在全国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当年改革实践体现出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思想路线,敢为天下先的创新勇气,善于破解各种难题的改革智慧,改革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的坚韧意志等,依然是我们今天全面深化改革的宝贵精神财富和强大精神动力。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出版这本书,有助于今天的人们深入了解我国改革开放的全过程,更加深切感受我国改革开放大好局面的来之不易,不断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以更大勇气和魄力全面深化改革,继续把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新的胜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也是长春同志和人民出版社选择这个时机出版这本书的考虑。
记者:本书收录的124篇文章是如何选择和架构的?书末加入相关新闻报道作为附录有何考虑?
黄书元:上世纪80年代最鲜明的特色是改革开放,辽宁也不例外。因此书名特别突出了改革,而且是改革热潮。书中收录的124篇文稿,设置的专题和架构,都是紧紧围绕改革开放这一主线,同时还充分考虑到了沈阳市和辽宁省当时面临的主要改革发展任务,结合了他们特殊的市情和省情。
比如,1984年国务院批准沈阳市为经济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1988年,中央作出逐步扩大辽东半岛开放的战略决策。为此,我们把“加快城市综合改革,推动国民经济更好更快发展”,以及“以改革推动开放,把辽东半岛对外开放不断引向深入”都作为专题单独列出。辽宁是全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在上世纪80年代面临以技术革新为支撑、推动转型升级振兴的繁重任务。针对这一省情,我们设计了“加快推动科技进步,使科技和改革成为振兴老工业基地的‘两个轮子’”这一专题。
把《党的事业的接力棒接下来、传下去》、《改革成就是广大干部群众创造的》这两篇文章作为全书的开篇,一个是要交代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为纠正弥补“文化大革命”造成的严重后果,我国干部人事工作实施新老交替这样一个特殊历史背景。长春同志就是在这样的特殊背景下走上沈阳市的领导岗位的。同时也表明,长春同志认为,改革开放的事业是一个接力奋斗的过程,需要一茬接着一茬干,要竭力跑好手中的这一棒。另外一个则是为了突出说明,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我们要拜群众为师,向群众请教,这也是长春同志一以贯之坚持的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点。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作为首个专题,则是表明解放思想这个“总开关”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首要前提。
附录文章主要是媒体报道,是对书中一些重点内容的深化和补充。这都是为了帮助读者更好、更多地了解辽沈大地当时一些重大决策部署的前前后后。
记者:在本书的编辑过程中,长春同志与出版社的编辑同志进行了怎样的交流?是否有一些故事可以分享?
黄书元:本书现在的框架和面貌,正是出版社与长春同志在文稿、照片、结构、注释等方面充分沟通的成果。
长春同志非常重视编辑人员对书稿所反映的历史背景和主要内容的理解。因此,他提出让文稿编辑人员到辽宁的一些重要厂区,如负责辽宁舰维修保养的大连船舶重工、生产“毛泽东号”机车的大连机车制造厂,以及沈阳飞机制造厂、沈阳铁西工业新区等,去走一走看一看,实地考察它们的历史和现在。
许多编辑人员回来后表示,置身于铁西工业博物馆高耸的旧厂房里,触摸着锈迹斑斑的高大铁架,工人们往昔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又若隐若现了。真是“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有了对辽宁的人文地理、改革发展历程更为直观的感受,编辑对文稿编选的主次把握得更为精准。
同时,长春同志对本书文稿搜集和照片选用等多项工作,一直都亲自指导。今年7月,他还亲赴辽沈主持召开了该书的征求意见座谈会,把当年一起工作过的老同志、老朋友都请了过去,请他们对这本书提出修改意见。座谈会后补充了很多宝贵资料,其中一篇是1984年3月22日长春同志向国家有关部委所做的关于把铁西工业区作为利用外资、引进技术的重点改造开发区的汇报,这个汇报在沈阳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是在辽宁的一些老同志的提议下增加的,是全面展现辽宁改革开放全貌不可或缺的。
在书稿审定过程中,长春同志作了多方面的修改:一是提出需要增加的注释,包括文章题注、照片说明等,都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主要背景交代清楚;二是为绝大多数文稿增加提要,用短短几句话交代清楚文稿的大体内容,引导帮助读者更好理解全文;三是选配了许多珍贵图片,其中很多照片都是长春同志亲自提供的;四是增补了媒体报道和上世纪80年代辽宁改革开放大事选编作为附录,这两部分内容与长春同志本人的文稿互相补充、相得益彰,进一步明晰了当时很多重大事件的历史背景和重要脉络,为读者读懂本书提供了重要辅助。
记者:本书有哪些亮点?对于不同层次的读者来说,他们都能从本书中收获些什么?
黄书元:这部著作从资料收集、精心编选、反复打磨到最后定稿,历时一年多,可以说是一部凝结着全体编辑人员心血的精品力作。客观讲,本书亮点很多,比如对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意义的探讨,对如何摆脱“左”的思想和旧观念的论述,对怎样吃透两头、创造性开展工作的深刻阐释等等。可以说,全书始终体现着辩证看、务实办的思想。当然要说本书的最大亮点,我想还是要从历史的维度来认识其价值。只有从改革开放的探索历程出发,我们才能更为清楚、更加深刻、高屋建瓴地认清该书的历史价值和现实意义。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上世纪80年代长春同志在辽沈大地以敢为天下先的勇气,进行了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些举措今天看来也许并不稀奇,但改革开放初期,人们的思想还没有从“左”的观念中走出来,这一时期辽沈大地一系列成功的改革措施,给全国提供了一个可资借鉴的范本,在改革开放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本书正是全面记录了这一段艰辛而精彩的改革历程,总结了宝贵经验,这正是本书历史价值的重要体现。
本书的目标读者主要是党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研究改革开放的专家学者也可以从中获得有用的史料。另外我想强调的是,广大中青年读者也应该读一读这本书。长春同志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在沈阳开关厂参加工作,到成为辽宁省省长,当时是全国最年轻的省长,他经历了一个艰苦奋斗、与时代同进步的成长历程。去年“五四”青年节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寄语青年们说:“生活从不眷顾因循守旧、满足现状者,从不等待不思进取、坐享其成者,而是将更多机遇留给善于和勇于创新的人们。”我们希望,这部书能激励青年一代,秉持“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创新意识,大踏步走在时代的创新创造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