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综 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2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业技术研究院 要不要转制为企
本报记者 郑明桥

工业技术研究院被认为是推进产学研对接的有效形式,然而到底属于事业单位还是属于企业,成为制约工研院发挥作用的重要因素。能否打破政府兜底的惯性,激励科研人员突破旧体制思维,是工研院能否真正推动产、学、研对接的关键

如何将科教优势转化为创新发展优势,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渠道,这是不少地方发展都面临的普遍难题。湖北武汉市通过建设一批工业技术研究院,探索创新之路。

工业技术研究院被认为是推进产学研对接的最佳模式之一。去年12月27日,武汉市政府与武汉大学签署共建武汉遥感与空间信息工业技术研究院协议,标志着武汉市第10家工研院正式成立。工研院的快速建设已成为武汉市创新驱动发展的一大亮点。

武汉的10家工研院从性质上分为企业和事业单位两大类。近日,《经济日报》记者走访发现,两类不同性质的工研院在科研成果转化方面存在较大差异,命运迥异。

武汉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武汉的10家工研院中,注册成企业的有5家;生物技术工研院、光电工研院这2家是事业单位;另外3家工研院只揭牌,未实质性运营。”

武汉生物技术工研院是事业单位。2009年挂牌以来,已入驻企业40家,但多半尚未盈利。武汉生物技术工研院办公室主任王作燕说,“我们正忙着研究股份制改造的问题,希望成立一家下属股份制企业,走出难与高校、企业拧成一股绳的困境。”王作燕说。

做事业单位还是注册为企业,也成为影响武汉新能源研究院发展的症结所在。2009年,武汉新能源研究院揭牌,但是5年来,至今没有实质性运营。相关负责人、华中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副院长周铭透露:“症结就在于是成立事业单位还是注册成企业,在很多老师看来事业单位更保险。”

周铭认为,作为事业单位的科研机构一直以来存在“铁饭碗”、“吃皇粮”的思想。加之事业体制下行政化倾向严重,存在着用人制度不灵活、人员流动困难、收入分配缺乏弹性等问题,严重影响事业单位的生机与活力。

与之不同的是,注册成企业的5家工研院却展现出勃勃生机,有效促进了武汉“产学研”的创新驱动发展。资料显示,目前该市注册为企业的5家工研院进入转化阶段的科技项目共33个,如导航与位置服务工研院正在转化13项科研成果,评估价值约2800万元;武汉地质资源环境工业技术研究院已预备转化8项科研成果,评估价值约3600万元。据悉,这两家工研院都是去年9月才注册成立的企业。

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曾春年说,“以工研院的模式转化成果,比传统高校研发路径要快2年至3年。”从挂牌成立至今,武汉新能源汽车工业技术研究院已经向市政府申报了9大研究项目。这个全新的工研院,主要进行新能源汽车整车及整车控制系统、动力系统等领域原创性科技成果、专利技术和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的研发,孵化一批新能源汽车及关键零部件核心企业,共建3个至5个国际一流水平的研发中心。在新能源汽车工研院的计划里,将为武汉汽车产业新增100亿元以上的拉动规模。

“能否打破政府兜底的惯性,能否激励科研人员真正突破旧体制思维,是工研院能否真正推动产、学、研对接的关键。”武汉市科技局有关人士表示。

“让该退出的退出,在工研院体系中引入竞争机制最为重要。”武汉导航与位置服务工研院总经理韩绍伟认为,“能者多支持,不能者少支持,再慢点的不支持。”他建议,政府帮忙的前提是,让人才、资金、市场说话,而非让每一个工研院都存活下来;在扶持方式上,事后奖励优于事前补贴,帮助企业提升产品竞争力、打开市场比支持企业大楼建设重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