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想好好唱戏
21岁的韩朝群在上海戏校学了5年沪剧,2011年毕业后,与26个同学一起进了上海沪剧院,剧院为他们成立了上海戏曲院团里唯一的青年演员团,每年要参加100场演出。尽管“收入只够自己吃饱”,但他“就想好好唱好戏”。
与沪剧相伴整整8年,他淡定地说,“我一半的生命里有沪剧相伴”。他告诉我:“仔细听,沪剧都是很动听的小调。”
青年团经常下乡演出,有时就在露天广场演。大夏天演《白毛女》,他穿破棉袄演杨白劳按手印,实在太热了,但看着底下几百位观众看得那么投入,他就不觉得苦了,“如果可以的话,我会一直唱下去”。
韩朝群很知足。去台湾、香港演出,台下观众反响强烈,让他很感动;参加考试一次通过,获得上海户口,让他成了新上海人,他觉得运气真好;剧院为部分青年演员举办拜师活动,他又被挑中,成了名师汪华忠的徒弟,继承“解(洪元)派”。“小伙伴们一起长大,感情很好,开开心心地在一起排练、演出,在这样的工作氛围里,对其他行业都提不起兴趣。”3年了,大家没有一个离开的。
说起韩朝群他们这帮青年演员,院长茅善玉眼里全是爱。她19岁时演《一个明星的遭遇》,初试啼声便一鸣惊人。3年后,她又主演《姊妹俩》,成为全国最年轻的梅花奖得主之一。她深知舞台才是让青年演员尽快成才的地方。但2006年6月沪剧作为上海唯一独立申报的戏曲剧种被国务院批准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时,她为演员的青黄不接心急如焚。她说,这批花了两年时间才从上海及周边省市招来的学员是被寄予薪火相传的厚望的。成立青年团后,3年里沪剧院为他们排了6出大剧和很多折子戏,给他们创造各种演出机会。
茅善玉说,为了让这些年轻人有时间停下来回望自己走过的路,沪剧院将今年定为青年演员团的“传承年、学习年”,也是考虑到剧院里那些名师们年龄都大了,今年全年都让老师们给青年演员传戏,请11位名师收12位徒弟,举办两台师生同台经典折子戏演出专场,以《陆雅臣》和《魂断蓝桥》两台大戏展示青年演员团群体在传统剧目传承和新编剧目创造中的青春风采。“把传统戏都保留下来,以后再请好的导演把戏重新打磨后再推出,使老戏新演,常演常新。”
明年剧院还要为青年团排一出青春剧《我和春天有个约会》,改编自电视剧,但一定会有上海或江南特色。之所以选中这个题材,是因为这部戏可以让更多青年演员参演,也因为这是能吸引更多年轻观众走进剧场的偶像剧。茅善玉说,剧院这么多年保留下来的经典剧目很多都传唱很广,要让年轻人爱上旋律好听的沪剧,就得有他们爱听的“好声音”,让青年观众伴着青年演员一起成长。
茅善玉说,我们一直在向有关方面呼吁解决两个问题,一个是青年演员收入偏低的问题,另一个是沪剧院没有自己剧场的问题。
传递正能量
蒋东敏是位刚刚加入沪剧院团队的编剧。今年是甲午海战120周年,沪剧院想排个《邓世昌》。茅善玉大胆启用蒋东敏和庄一两位年轻的编剧来做这部宏大历史事件为题材的沪剧。那时很多人不看好这个题材,说沪剧也就擅长小儿小女小资情调,茅善玉不予理会。
今年2月,蒋东敏接下了这个戏。3月底,她带着12岁的儿子一起到刘公岛采风。儿子小小年纪都能被这个人物打动,这让她更有信心了。于是,她与另一位编剧庄一合作写出了一部不一样的史剧《邓世昌》。
茅善玉说,我们的团队太棒了,演出令人震撼。这个120年前的故事演给当代人看,掌声无数,一位戏迷告诉茅善玉,“太棒了,忍不住为英雄的伟大人格和爱国精神掉泪。”一位妈妈告诉茅善玉,6岁的儿子看到致远舰要去撞沉吉野号,急得大叫“快开炮啊!”
《邓世昌》首轮演出落幕的那天恰逢首个国家公祭日,大幕落下时,茅善玉对着观众直抒胸臆,“我们不能忘记历史”。她说,国家100多年来历经坎坷,历史必须铭记,这部戏给了我们这样一个机会。
贴近生活,每一部戏都是满满的正能量,这是沪剧院的创作传统。分管创作的副院长龚孝雄说:“与时代同步,与城市同行,我们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讲老百姓的情感故事,我们沪剧院演出的大部分是贴近现实生活的现代戏,观众常说,没有想到沪剧如此好看,故事动人,唱腔优美,舞台呈现有新意,表演那么有冲击力。”
沪剧最早的新创剧目《罗汉钱》,表演艺术家丁是娥一曲“燕燕做媒”唱响全国,至今仍为人们所喜爱。在《鸡毛飞上天》和《芦荡火种》中,丁是娥又创作了两个鲜活的女性形象,感人至深的民办教师林佩芬和智勇过人的阿庆嫂。
改革开放初期,上海很多纺织女工下岗,沪剧院马上排演了反映下岗女工生活的戏《好人一生平安》,让一个带着姐妹们自强创业的下岗女工从生活中走上了舞台;上海第一条地铁通车的当天晚上,一部反映地铁建设奋斗史的《今日梦圆》上演,当舞台上响起通车的欢呼声时,台上台下一片欢腾。
李颖创作《敦煌女儿》时,一个人来到大西北体验生活20多天,感受樊锦诗在飞沙走石的旷野里一个人50年的孤独坚守。此次剧院特邀著名编剧杨林加盟,现在正与李颖一同努力打造剧本。明年,修改后的《敦煌女儿》将重新上演。
女儿不断娘家路
青青紫竹调,田间地头来。源于农村山歌的沪剧走进都市走进剧场后,没有忘记哺育她成长的父老乡亲。沪剧院每年有180场左右演出,三分之一在剧场,剩下的就是下乡下社区或者进高校。
“沪剧回娘家”是首任沪剧院院长丁是娥倡导的活动。从1982年到1992年整整10年,老中青著名演员一起参加演出,推进沪剧传承,培育新观众。
去年,沪剧院以60周年庆为契机,重新延续“沪剧回娘家”的文化品牌,让沪剧的天地更加广阔。他们先后在闵行区第一福利院慰问演出,在七宝文化中心举行专场演出,与闵行区华漕学校沪剧班进行教学交流活动。在沪剧《回娘家·走进闵行》暨《戏剧大舞台》30年演出专场举行时,演出前沪剧名家与居住闵行的文艺名家及百姓明星,携手共走红毯秀。
沪剧也有烦心事,先是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戏曲开始走下坡路,失去大量观众。而最出人意料的是很多上海孩子都不会讲上海话了,这让他们怎么来欣赏用上海话演出的沪剧?以中老年人为主要观众的沪剧是没有长久生命力的。
于是,在沪剧院有了这样一幕,置办矮桌小椅,开办沪语训练营,让演员们教孩子们讲上海话。这些孩子从小和沪剧亲密接触,长大后或许有人会像当年的韩朝群一样爱上沪剧,即便不做演员做个快乐的戏迷也很好。
如今,上海戏校里新一届沪剧表演班几十个学员也在培养中,三年后就能进入沪剧院,演员一茬茬在起来,茅善玉说,“这两年可算喘过气来了”。她说,未来三五年要继续坚持原创和整理“两条腿”走路,积极创新,明年将上演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而创作的《上海母亲》,并将举行包括沪剧《邓世昌》、《红灯记》在内的沪剧抗日剧演出周。还筹划上演根据王安忆同名小说改编创作的跨越明末清初的故事《天香》,以及以上海对口支援为重要创作题材的《援疆人》。茅善玉说,“演给当代人看的沪剧,必须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让当代人喜欢,沪剧的艺术生命力才是可持续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