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对于中国铁路而言,是恢复信心,提速增质的一年。2014年铁路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达到8000亿元以上,重回历史高点。与此同时,随着国内高铁建设的日益完备,高铁“走出去”成为必然选择。
事实上,中国铁路“走出去”在国际上早有口碑。目前我国至少与20个国家在进行高铁合作或洽谈,有的项目已初具端倪。
北京时间2014年11月20日凌晨2点45分,是中国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曹保刚终生难忘的一刻。在非洲工作16年,终于在这天签下了尼日利亚的沿海铁路项目,合同总金额高达119.7亿美元。这也是截至目前中国对外工程承包历史上单体合同金额最大项目。项目的签约始末也为我们讲述了一个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动人故事。
1
好消息姗姗来迟
“墨西哥取消了中国高铁中标!”“不会吧,怎么可能?!”
今年的11月对中国铁建来说过得有点“惊心动魄”。
北京时间11月4日凌晨2时,墨西哥通信和交通部宣布,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国际联合体中标全长210公里的墨西哥城至该国第三大城市克雷塔罗的高速铁路项目。
这是我国高铁第一次真正意义的“走出去”。好消息振奋人心,也提振了资本市场,消息公布的当天,中国铁建的股票涨幅一度达到9%以上。
当铁建的负责人还在对媒体介绍,中标过程如何艰辛不易之际,墨西哥政府宣布了此次中标无效,将重新启动招标,国内一片哗然。
中标取消的原因曲折复杂。在人们为此唏嘘之际,非洲传来了好消息:中国在尼日利亚拿下了百亿美元的铁路大单!
好消息来得有点突然,即便是对于跟踪这个项目已4年的曹保刚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北京时间11月18日上午,在中国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揭牌仪式现场,曹保刚轻声对助手说,“准备动身去尼日利亚吧。”那两天从尼日利亚前方不断传来消息,沿海铁路有可能就要签约了。曹保刚有点坐立不安。18日中午,他又得到消息说,签约的概率只有50%左右,“那也得去,哪怕为前方的员工去打打气鼓鼓劲也好。”
尼日利亚时间11月19日下午3点45分,飞机降落到尼日利亚首都阿布贾机场,曹保刚打开手机,接到的第一个电话就是,“成了!准备签约了。”一行人激动地奔赴公司驻地,简单的洗漱换上正装就赶往了尼日利亚的交通部大楼。曹保刚说,当时就想车能有多快就开多快,生怕晚一点会生变。
19日晚上7点45分,中国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曹保刚与尼日利亚交通部部长依瑞士·乌斯曼在阿布贾正式签署沿海铁路项目合同。
也就在签约的时候,往日的一幕幕在曹保刚的脑海里不断闪现。
2
“酋长”的敏锐
今年42岁的曹保刚,23岁到非洲开拓“疆土”,先后去过赞比亚、坦桑尼亚等国,2001年来到尼日利亚。令他没想到的是,2012年,他被授予了尼日利亚两个州的酋长称号,连“封地”都有了。
在非洲这些年的工作经历,让曹保刚学到了四个字:主动出击!“非洲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我们可以主动帮他们进行设计、规划,这也是共赢之路。”
中非建设在尼逐步摸索出了适合当地发展的经营策略:不只埋头施工、被动做事,而是立足当地、放眼长远,始终保持对市场的高度敏感,主动融入,引导需求,发掘机会,广交朋友,高端运作,顶层设计。
2006年,中非建设对整个尼日利亚经济、资源、人口等进行全方位的研究,对他们的铁路以及整个交通系统进行整体规划、顶层设计。
曹保刚至今记得,当时公司与尼方在洽谈尼日利亚现代化铁路项目的时候,就对尼日利亚铁路提出了25年的总体规划,其中沿海铁路项目就是当时规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机遇出现在2011年。2011年现任总统乔纳森大选期间,向广大选民公开承诺实施两大重点项目,其中之一就是东西方向横穿尼日利亚的沿海铁路项目。
时任中国铁建中非建设尼日利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曹保刚敏锐地捕捉到这一重要信息,随即组织了中国铁建系统的合作单位铁四院,用将近两年的时间,对沿海铁路沿线进行了无数次踏勘、考察,对初步方案进行反复研究,充分考虑到尼日利亚的实际需要、现场的安全形势、复杂的地形,对项目估算价格、技术方案进行调整,在2012年底,拿出了合适的经济实用的方案。
有了可行性的技术方案,后期与尼方的沟通就不是“纸上谈兵”,这为今后推进沿海铁路项目起到了重要作用。
3
45分钟的汇报
2013年6月,湖北小伙石红兵接任了中国铁建中非建设尼日利亚有限公司总经理的职位。刚一上任,他就接到了两次高访的任务。他充分利用这两次机会,密集向尼日利亚高层系统地推介沿海铁路项目。这种“轰炸式”的推介,让尼方高层对沿海铁路项目在政治性、经济性方面,必要性、可行性等有更深的认识并达成共识。
经过各个层面的铺垫,时机和火候渐渐成熟。2013年12月31日,应乔纳森总统的邀请,石红兵率领主要经营团队,到总统府向乔纳森总统进行了长达45分钟详细的专题报告。总统府办公厅主任、财政部长、交通部长、三角洲部长等主要内阁成员陪同听取汇报。
“这一场45分钟的汇报来之不易!”石红兵回忆说,一个企业想向总统汇报工作不是件容易的事,而且让乔纳森总统放弃了新年休假的时间来听取一个企业的汇报更是不易。
为了更能打动总统,石红兵启用了当地雇员做汇报。已经是公司高级雇员的非洲小伙儿伊凡应,从没想过自己会见到总统,并且做讲演。他为此准备了一身新正装,并反复排练。
总统乔纳森认真听了伊凡应从技术方案、报价方案、施工组织、融资方案等方面对沿海铁路项目进行的系统汇报。
“儿时过节常和父母坐火车到处旅行,走亲访友,那是殖民时代的铁路,现在都荒废了,国家没有火车跑了,我只能和大家一起待在总统府过新年。”乔纳森总统风趣地回忆。
在听取与会部长们的建议和意见后,总统对大家说,“大力发展铁路基础设施建设是尼日利亚政府的当务之急。感谢中国铁建,我虽然只听了短短的45分钟,但这背后包含了中国铁建所付出的大量劳动,感谢你们。”随即,乔纳森总统指示交通部、财政部分别对可行性报告的技术方案和融资方案进行评估。
正是这场45分钟汇报,为后续签约打下了坚实基础。
4
推迟5小时的会议
2014年5月,李克强就任总理以来首次出访包括尼日利亚在内的非洲四国。中国铁建中非建设尼日利亚有限公司充分把握这次难得的机会,在李克强总理访问前夕,与尼方达成协议,签署了131亿美元的沿海铁路框架协议。
石红兵心里深知,签订框架协议只是看到了成功的曙光,到签约商业合同相当于长跑的最后冲刺,这将是信心、耐心、毅力的比拼,稍有闪失将前功尽弃。
“这其中的故事太多了,只讲一次开会的经历,就知道有多曲折了。”石红兵回忆说。
2014年6月26日,中国铁建中非建设尼日利亚有限公司与业主交通部、咨询TEAM和CPCS公司经过多轮艰难谈判,各方就项目价格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了本轮技术会议报告。原计划于6月27日上午11点由交通部长主持会议审议报告内容,确定终稿后报送给总统审批,业主、咨询、承包商代表都要参加会议。
27日12点多,各方参会人员陆续到齐了。可交通部长却迟迟未到,会议无法举行。后来得到消息,交通部长临时决定要去北部参加一个活动,机票已经订好了,会议时间另行通知。
得到此消息后,各方都很平静准备离开。但对于中非建设来说,这时间等不得,每一秒都是宝贵的。石红兵硬是请参会各方给他一些时间,他要再做一次努力,争取说服部长改变主意,使会议按原计划举行。大家对石红兵的反应都很惊讶,但也表示愿意等一等。
石红兵开始一遍遍地给交通部长打电话,但一直无人接听。部长不接电话,石红兵就给部长的助理、副官、秘书、司机等人打电话。终于得知部长不在家,而是去了清真寺。因为当天是周五,穆斯林都要去清真寺祷告,石红兵直接就奔去了清真寺……
两个多小时后,好消息传来:会议将在当天下午4点召开。听到这个消息,与会各方无不满目惊讶。结果,会议在下午4点正常开始,晚上9点多结束,完成了对技术报告的审议,确定了报告终稿。
这一次,会议虽然推迟了5个小时,但按期完成既定日程,更重要的是又一次加深了业主和咨询对中国公司的认识和钦佩。
5
背靠强大祖国
尼日利亚时间11月19日下午9点10分,中国铁建中非建设尼日利亚有限公司的驻地食堂,已经聚集了100多人,大家都没有吃饭,等待着曹保刚和石红兵回来。
当他们踏进食堂,公布签约的好消息时,食堂沸腾了,大家以各种方式庆祝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有的唱歌、有的跳舞,有的喝酒、有的流泪……
公司在曹保刚和石红兵这一代人手中又创造了新的历史。他们为何能成功?
“除了优秀的团队、大家的努力,最主要是背后强大的祖国在支撑着我们,中国企业成为国家‘走出去’发展战略的直接受益者。”曹保刚感慨地说。
30年来,中国铁建踏着“走出去”的节拍,勇闯海外建筑市场,叩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大门,跃居全球最大承包商首位。这30多年也是我国改革开放、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铁路更是实现跨越式发展,高铁从无到有,到运营总里程世界第一,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在世界上的一张闪亮名片。有着祖国母亲的滋养,相信更多的中国企业将在海外市场打造一片广阔天地。
当晚,曹保刚和石红兵又是一夜未眠,虽有兴奋喜悦,但更多的是为日后的路谋划着……
哪怕签约的概率只有50%,那也要去!——中国铁建中非建设有限公司副董事长曹保刚
只是一场推迟5小时的会,就知道有多曲折了。——中国铁建中非建设尼日利亚有限公司总经理石红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