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宏观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稳”中见“优” 看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走势

又到一年岁末时。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开局之年,也是经济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回首来路、展望未来,我们该如何认识新常态下中国经济走势?

“稳”中显现转型升级新亮点

9月以来,阿里巴巴在美国成功上市并表现抢眼,全球资本市场持续关注——吸引眼球的不仅是一家企业的经营状况,更是中国企业创新能力乃至中国国内消费市场的发展前景。

面对国内外错综复杂的经济环境,越来越多的企业主动调整、积极谋变,像阿里巴巴这样依靠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取得成功的企业不断涌现,成为推动经济转型、结构优化、就业向好的新引擎。

大势往往隐于细微之处。经过三十多年的持续高速增长,中国经济进入增速换挡、质量上升的关键阶段,迎来以中高速、结构优、动力新为主要特征的新常态。

一组经济发展指标,反映了变化中的中国经济新面貌:

经济运行稳字当头,前三季度7.4%的增速虽有所放缓,但依然保持在7.5%左右的合理区间。无论是实际增量还是速度,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名列前茅。

就业形势稳中向好,前三季度城镇新增就业1082万人,提前完成全年目标;三季度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7%,保持在4.6%的控制目标以内。

物价指数稳定可控,前10个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1.6%,全年控制在3.5%的通胀上限内已无悬念。

财政、税收、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等指标也基本保持稳定。

更重要的是,长期以来我们孜孜以求的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正在提速。

最终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超过投资,“三驾马车”驱动姿态更协调;服务业增加值占比继续超过第二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高于工业平均增速,产业结构孕育新突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的占比提升,发展成果更加实实在在……

面对“三期叠加”的各种挑战,新亮点、新变化的显现难能可贵。一个重要启示是,中国需要多高的增长,取决于在什么样的水平上能够保障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只要就业可实现、企业可盈利、财政可增收、民生可改善、风险可控制、资源环境可持续,和它相对应的速度就是适宜的速度。

稳住宏观政策巧力稳增长调结构

中国经济如同一辆自行车,只有不断往前骑,才能稳而不倒。

经济发展具有周期性,减速换挡常常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但作为发展中大国,解决发展中面临的问题,推动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保持适度增速是必要的。

今年以来,稳增长任务相当繁重。一方面,美国结束量化宽松、新兴经济体增速放缓、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等,使得外部环境空前复杂;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制造业产能过剩、房地产市场步入调整期等长期积累的问题也浮出水面。形势的变化,对宏观调控提出了既要保持定力,更要奋发有为的新要求。

保持定力,是要通盘考虑应对下行压力与促进提质增效,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延续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基调,不因经济运行一时受压而采取强刺激、大调整。

奋发有为,是要瞄准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精准发力,对经济增长形成新的必要支撑,努力遏制经济下行势头,防止增速滑出底线。

中国人民银行日前宣布,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此次调整的重点是要发挥基准利率的引导作用,有针对性地引导市场利率和社会融资成本下行,促进实际利率逐步回归合理水平,缓解企业融资成本高的突出问题。

新常态下,保持战略定力,不搞“大水漫灌”,而是“精准滴灌”,将宏观政策的“稳”与微观政策的“活”有机结合,有助于稳定市场主体的宏观政策预期,使调控的手法更科学、发力更准确、效力更持久。

创新调控理念向改革和实干要动力

新常态下,对创新宏观调控的思路和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更加注重区间管理、定向调控,有针对性地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是当前宏观调控最鲜明的特点之一。

全球经济处于大变革中,我国经济也需要有一个适宜调整的合理空间。区间管理的新思路和创新,为市场提供更稳定的预期,确定稳增长、保就业的下限和防通胀的上限,可以使增长更有弹性,有利于经济结构的平稳调整。

定向调控是对区间调控的深化。更多依靠改革的办法和市场的力量,抓住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有针对性地“喷灌”“滴灌”,注重精准发力,这是宏观调控的另一个鲜明特点。

从发挥好财政金融资源效力到积极拓宽实体经济融资渠道,从扩大民间投资到扶持小微企业发展,从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到推动出口升级和贸易平衡发展,从定向降准到完善创新驱动政策环境……

今年以来,一系列定向调控持续发力,既有稳定增长的短期意义,又蕴含深化改革与结构调整的政策取向。

可以肯定的是,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以目前确定的战略和所拥有的政策储备,中国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风险。

新常态意味着更高层次的发展阶段,只要科学看待、积极适应、顺势而为,中国经济内生动力就能长盛不衰,可持续健康发展势头也就可以预期。

文/新华社记者 王 希

(新华社北京12月4日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