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生态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官方版”建设指南出台——
建设“海绵城市” 告别逢雨必涝
本报记者 亢 舒

近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发出《海绵城市建设技术指南——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以期指导地方优化城市建设理念,建设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让海绵城市建设修复城市水生态环境,给城市和居民带来更加综合的生态环境效益。

雨水多留少排

在以往城市建设中,雨水的控制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为基本理念。而这,正是发生城市内涝的重要原因。清华大学校长陈吉宁说,大量雨水排走,一般利用粗糙的管渠系统,实现雨水的收集和就近集中排放。如果遇到暴雨,较短的时间内大量雨水径流及其携带的污染物被输送至管渠末端,导致下游区域内涝风险加大。

其实,如果将大部分雨水留下而不是排走,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雨水在城市区域的积存、渗透和净化,促进雨水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雨水多留少排,恰是“海绵城市”的基本理念。

陈吉宁说,海绵城市就是比喻城市像海绵一样,遇到有降雨时能够就地或者就近“吸收、存蓄、渗透、净化”径流雨水,补充地下水、调节水循环,在干旱缺水时有条件将蓄存的水“释放”出来并加以利用,从而让水在城市中的迁移活动更加“自然”。也就是说,“海绵城市”有望将原来大量排至管渠末端的水提前通过吸收、存蓄、渗透等环节消化掉,成为破解“逢雨必涝”的有效途径。

源头分散控制

“海绵城市建成后,排走的雨水和留下的雨水将实现‘倒挂’。比如,以前一座城市70%的水都是快排进入管道排走的,海绵城市则要让70%的水留下。”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建司副巡视员章林伟说。

雨水该怎么留?陈吉宁说,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优先采用“源头分散式”控制措施,在城市建筑与小区、道路、绿地等场地源头,通过大规模推行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植草沟、透水铺装等生态设施首先对雨水进行下渗、调蓄,有效控制雨水径流污染负荷输出、削减外排径流总量。要将传统城市建设中单一的、“快排”模式转变为“渗、滞、蓄、净、用、排”的多目标全过程综合管理模式。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城镇水务研究院副院长谢映霞解释道,在城市规划阶段就要提出明确的控制目标和指标,对于建筑与小区,可以让城市屋顶绿起来,有条件的小区绿地应充分“沉下去”,让屋面雨水、路面雨水首先进入下沉式的绿地进行调蓄、下渗与净化,等等。

官民合力推进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邵益生说,海绵城市建成后,能够有效减少雨水外排、净化雨水水质、促进雨水入渗,并充分利用雨水资源,从而有效缓解目前城市突出的内涝灾害、雨水径流污染、水资源短缺等问题。

不仅如此,邵益生说,对于城市居民而言,海绵城市通过城市植被、湿地、坑塘、溪流的保存与修复,可以明显增加城市绿地,减少城市热岛效应,调节城市小气候,改善城市人居环境。

海绵城市建设该如何落实?邵益生认为,海绵城市建设不是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就能完成的,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他认为,政府是海绵城市建设的责任主体,应统筹协调规划、国土、排水、道路、交通、园林等职能部门,充分发挥城市总体规划的引领作用,因地制宜地确定海绵城市的控制目标。同时,社会公众要做海绵城市建设的支持者、参与者,比如,在宅前屋后建设各类雨水花园、绿色阳台、微型湿地、屋顶菜园。

章林伟透露,城市减少排放的雨量占全年总降雨量的比例,被称为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而随着海绵城市建设的不断深入,雨水径流总量控制率有可能成为一个强制性指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