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公司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返回经济网首页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上一版3  4下一版 2014年12月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将复合陶瓷技术用于旧油管再制造——
小公司也有顶尖绝技
本报记者 拓兆兵 许 凌

编者按 丝绸之路是我国带给世界的一个醒目的文化符号。去年,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倡议,引起了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和沿途国家的积极响应。这一重大战略倡议,提供了一个包容性巨大的发展平台,也意味着大量的产业机会将在丝绸之路上出现,这是企业难得的发展机遇。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实行从引进来到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的重大转变,各类企业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对实现这一转变具有重要意义。从今天起,本版开设“丝路企业巡礼”专栏,通过采访典型企业,为读者讲述丝路企业的新故事

在宁夏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有一家只有100多人的小企业。门脸不大,厂区也不大,但这家企业拥有一项“绝活”——采用复合陶瓷技术将油田废弃的旧油管进行再加工,其使用寿命是新油管的5倍。

复合陶瓷的技术十分复杂,可应用于制造坦克复合陶瓷装甲等。一家百余人的小公司如何练了这项顶尖绝技?近日,记者走进宁夏大多石油装备再制造有限公司一探究竟。

大多公司的生产厂房门前,堆放着大量锈迹斑斑的旧钢管。“我们的技术叫做‘废旧油管再制造技术及金属陶瓷复合油管’。这项技术是世界首创,致力于解决我国废旧油管再利用问题。”大多公司董事长杨永利说。

今年50多岁的杨永利曾做过油田工程师,还下海办过石油设备公司,他对油田设备相当熟悉。随着技术的进步,各种防腐、耐磨油管不断投入应用,但他发现国内外一直没有一项技术能同时满足防腐、耐磨、不结垢、抗冲击、耐高低温等恶劣油井环境的要求。每年,我国各大油田废弃的油管达70万吨,回收再利用很少,形成了极大浪费。“如果发明一项技术,能制造一种新型油管,并将旧油管进行改造再利用,这将创造一个百亿元的大市场。”杨永利说。

由于研制难度大,杨永利联合了装甲兵工程学院“再制造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共同攻关。在国家“863计划”相关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组深度研发的“10米长陶瓷复合油管制造方法和专用离心机”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成功解决了油管长度、直线度、陶瓷针孔裂纹等重大技术难题,以优异的综合性能应用到石油开发领域。利用该项专利技术,他们研发了废旧油管再制造工艺,造出的陶瓷复合油管防腐、防磨、防垢,使用寿命是新油管的5倍以上。

在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了这样一幕:工人们把铝粉、氧化铁粉和添加剂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后,装入前期处理过的旧油管内,然后放在专用离心机上。在离心机的高速转动下,混合物被点燃,依靠自身放热,生成液态的铁和三氧化二铝陶瓷。“液态铁填补了腐蚀磨损的钢管内壁缺陷,陶瓷则防腐、防磨、防垢,使陶瓷复合油管具有超长的使用寿命,达到再制造的目的。”车间负责人告诉记者,“原理看似简单,但有很多诀窍。目前,我们是世界上惟一能够生产出长度为10米金属陶瓷复合管的企业。”

尽管性能优异,但大多公司的产品并不贵,再制造金属陶瓷复合油管的价格比目前国内油田用户使用的同类型产品低50多元。

有了“金刚钻”,就敢揽“瓷器活”。近年来,宁夏大多的产品先后进入了吉林油田等国内大油田推广使用。去年,他们又和国内第一大油田——长庆油田的第四、五、六、七采油厂和两个低渗透项目部建立了合作关系。“2013年,我们的产值超过2000万元,今年有望达到1亿元。我们未来的目标是实现全国80%废旧油管再制造。”杨永利说。

在核心专利技术的基础上,宁夏大多还研发了陶瓷内衬复合油管套管、陶瓷抽油泵等具有国际领先水平的系列产品,形成了“拳头”效应。目前,公司有国家专利27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并通过了美国石油学会的APIQ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

“创新永远是企业制胜的法宝。小企业只要肯钻研,就可以成为某项技术的世界‘单打冠军’,以技术达成战略目的。”银川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王久彬告诉记者。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