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25日,随着总指挥一声令下,南澳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投产启动,标志着南方电网公司攻克了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控制保护这一世界性难题,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
主导研发团队中,一位青年工程师感到特别欣慰,他和团队奋战近200天,终于攻克了工程的核心难题——控制保护系统。他就是南方电网高级技术专家、南方电网科研院科技生产部副主任李岩。2003年至今,南方电网所有直流输电项目中都有他的身影。凭借在高压直流输电系统集成和控制保护技术领域的成果,他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青年科技奖等诸多荣誉。
2003年,李岩从华中理工大学博士毕业时,国家“西电东送”战略拉开序幕。进入南方电网面试时的一次简单谈话,改变了李岩的人生。面试官问,“你懂不懂‘直流’?不懂就马上学。‘西电东送’是国家的重要能源战略,非常需要这方面的人才。”李岩为之心动,“对于科研人员来说,如果能将喜爱的科研工作与推进国家发展联系起来,那是最幸福的事情了。”为此,他毅然推掉其他工作邀请,加入南方电网。
但他并不懂“直流”。李岩告诉《经济日报》记者,当时全国搞直流的还是个小众群体。传统上,我国采用的都是交流输电。随着经济发展,电力资源都在西部,用电企业却在东部,送电距离长达一二千公里,这样长距离、大容量的输电,只有直流技术才能实现。然而那时,我国屈指可数的几个直流输电工程,如葛洲坝—南桥工程等,都是由国外公司总承包的所谓的“交钥匙工程”,我国并不掌握相关核心技术。
李岩快速扎进对“直流”的学习之中。“只要看到有‘直流’两个字的材料,就眼睛放光,半年下来,有用的基本上都看完了。”李岩回忆说。
他第一次真正接触直流工程是在2004年,由德国西门子公司总包的贵广一回直流输电工程竣工,李岩作为中方的一员前去调试和验收。“生吞”了一肚子有关直流的书,李岩有太多不懂,便向外国专家请教,对方的态度却是爱搭不理。李岩郁闷却也释然,“不是人家傲慢,是你问得太低级,根本不在一个层面上,人家觉得没法回答。”
从那时起,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创造属于中国直流输电的“世界第一”。
实战机会来了。国家部署南方电网在贵广一回直流工程基础上,建设贵广二回工程,并要求70%国产化,实现我国直流技术自主化的目标。在攻关团队中,李岩承担的任务是作为工程“大脑”的控制保护。
经过3年无数次调研、计算、试验,李岩及团队最终攻克贵广二回工程技术难题,建成了我国第一个±500千伏高压直流输电自主化示范工程,使黔电送粤印上“国产化”标记,为国家节约投资3.2亿元。这一过程中,以李岩为骨干之一的团队解决的技术难题就有100多项,制定的国家标准也达3项。
“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很多领域有空白、有差距,科研人员的使命就是要去拼、去赶,把过去几十年的亏空补回来。现在还不是享受成功的时候。”谈起目前的工作状态,李岩笑着说。